-
“大先生”顧明遠
先生之“大”,不在學校之大、職稱之高、學生之眾,而在大格局、大學問、大情懷。
2024-12-14
-
流沙遺簡
居延漢簡是《史記》《漢書》之外,存世數量最大的漢代歷史文獻。
2024-12-13
-
《鴨綠江》2024年第10期|季福林:來自蛇島的報告
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對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遺產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遺產邊界進行調整,將包括蛇島—老鐵山候鳥棲息地在內的我國5處重要候鳥棲息地擴展納入,并在世界遺產公約名錄中正式采用“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之名。
2024-12-12
-
琴癡
1.琴房 大西洋暖濕氣流,由西向東,在氣壓的加持下,無需翻越崇山峻嶺,沿著伊犁河順勢而為,輕輕松松抵達更為深入的內陸。
2024-12-11
-
百歲紅色特工的江陰往事:親臨虎穴組織起義
共和國七十五歲華誕時,一位女士來到上海華東醫院看望一位百歲長者。
2024-12-11
-
與歷史重逢而彌新
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我們的歷史。
2024-12-11
-
《鴨綠江》2024年第10期|商國華:國徽誕生的榮光時刻
第一次到北京的人,大都有一個愿望,那就是早早來到天安門廣場,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體會中國萬眾一心的力量,向飄揚的五星紅旗致以崇高的敬禮。
2024-12-10
-
文槍武筆真英雄
膠東,是公認的紅色革命老區、牢固根據地、堅定大后方,也是公認的英雄之鄉。
2024-12-10
-
威寧“高原兵”傳奇
烏蒙山區是革命老區,地處“貴州屋脊”、烏蒙腹地的威寧自治縣更是傳遞革命火炬的紅色沃土,留下了很多感動人心的英雄故事。
2024-12-10
-
滿城咖啡香
一 “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
2024-12-10
-
《鴨綠江》2024年第10期|張潔:血肉長城壯歌行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回望十四年抗戰烽火,誰不感嘆中華民族那段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悲壯歷程?十四年的時間跨度在歷史的長河中轉瞬即逝,但作為浴火求生的民族解放戰爭,十四年卻是漫漫長路,留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烙印。
2024-12-09
-
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標
“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
2024-12-09
-
古郡人家
一 公元2024年癸卯年的太陽同公元前280年辛巳年的太陽一樣,每天從磨盤山升起,從筆架山落下去。
2024-12-07
-
依然生態,依然高冷
去之前當地朋友說哥本哈根還不算太冷但陰雨連綿,于是備了結實的雨具,沒想到連續幾天(10月中旬)天空響晴,風和日麗,深感幸運。
2024-12-07
-
林白回鄉記
11月6日,傍晚的彩霞極其絢麗也極其浪漫。
2024-12-06
-
四海詩心情無隔
2024年7月19日,多云 來到杭州飯店碼頭時,游船早已靜候在岸邊。
2024-12-06
-
方勵:人生苦短,及時追夢
學過地球物理,干過深海打撈,辦過科技企業,做過電影制片,花8年時間打磨出來的導演首作——《里斯本丸沉沒》,半月前摘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不僅在豆瓣創今年國產電影最高評分,還將征戰奧斯卡金像獎……方勵,這個擁有多重身份的71歲理想主義者,依然平均每天只睡4小時,“這個世界太好玩,我舍不得睡覺”。
2024-12-05
-
《啄木鳥》2024年第12期|張兆杰:追光 ——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天壇派出所“盲警”邵杰的故事(節選)
小編說 他看不到光,但心中有光;他失去了視力,卻從未失去服務群眾的動力。
2024-12-04
-
“還我自然”
人們均知父親陳從周是著名的古建筑園林學家,而他于風景規劃領域作出的貢獻,恐鮮為人知了。
2024-12-04
-
王俊玉:初心依舊
董應范,男,1966年出生,新疆人,新疆作家協會會員。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