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文學》2022年第1期|廖獻紅:程陽廚娘
一 一處火塘。
2022-02-08
-
冰雪中國年
百節年為首。
2022-02-07
-
不可忘卻的紀念
作為“紅色起點”系列叢書的新一部作品,本書用紀實文學的手法記錄了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為配合北伐軍攻占上海,上海工人先后進行了三次武裝起義的歷史事件。
2022-02-07
-
地層百米下的擁抱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關于死亡還是愛情。
2022-02-05
-
鏖戰大年初一
1933年夏,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在瑞金各區、鄉間奔走調研。
2022-02-01
-
《十月》2022年第1期|孫晶巖:走向世界的人們(選讀)
孫晶巖,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國家一級作家,被國務院授予“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獎章。
2022-01-30
-
我在上海訪大師
一 1977年,我在侯寶林大師家里陪他排練相聲的時候,侯寶林師爺經常跟我這個晚輩聊天。
2022-01-30
-
《解放軍文藝》2022年第1期|鐵流 趙方新:東方母親(節選)
鐵流,1967年10月生,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原北海艦隊政治部專業作家。
2022-01-29
-
1949,牛年春節
歷史,往往在開啟的時候,就昭示了未來。
2022-01-29
-
大年本身是余慶
【中國故事】 腳下是寬厚的大地,頭頂是滿天繁星,遠處是隆隆炮聲,心里是滿當當的吉祥和如意。
2022-01-28
-
《人民文學》2022年第2期|王雄:高鐵讓地球變小(節選)
王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漢水文化學者。
2022-01-28
-
為了勝利
1 1948年5月25日凌晨4時20分,解放隆化城的戰斗即將打響。
2022-01-27
-
詩歌除外
和許多人一樣,閆純君第一次見到“詩歌除外”這四個字,是在飄著油墨味的語文試卷上。
2022-01-27
-
崇山百靈
這個季節的崇禮,白雪皚皚、風光旖旎,清冽的風吹拂著大地,吉祥的云朵飄在湛藍的天空。
2022-01-26
-
守護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
2022-01-26
-
“要當個好工人,工作干到最好”
暴雪后,整個城市淹沒在一片白色中。
2022-01-25
-
“脫口秀”余華
多年以來我一直有一個謎,當余華在黎明時分入眠,在下午或者傍晚時分醒來的時候,他對于時間的感受是不是太過暗黑了。
2022-01-24
-
冬釭凝兮夜何長
臘月天,晝短夜長。
2022-01-24
-
堅守“海拔5418”
海拔5418米的河尾灘邊防連,是全軍海拔最高的哨所。
2022-01-24
-
“大工匠”是這樣煉成的
生長在南方,他卻獨自一人從廣西跑到東北立業成家; 同輩人多以農耕為業,他卻迷上為故障機器“診脈”,一次次從蛛絲馬跡里精準找到機器的“病因”; 這個當年光著腳丫在大山褶皺里放牛、勉強讀完初中的孩子,一路刻苦鉆研,成長為一名電氣調試專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