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江湖的可能
近期熱播的改編自天下霸唱同名網絡小說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自上線以來豆瓣口碑穩定,在今年的國產劇中脫穎而出,令很多并非“盜墓劇”粉絲的“路人”也紛紛“入坑”。
關鍵詞: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2020-06-19
-
免費閱讀與IP導向
2020年4月27日晚間,騰訊旗下閱文集團管理層大換血塵埃落定,吳文輝團隊集體退休,程武接任閱文CEO。
-
從個體訴求到群體理想
戰爭題材一直為網絡小說所青睞,尤以反映中華民族奮起救亡、抵御外侮的抗日戰爭題材占比最多。
關鍵詞:  《宛平城下》2020-06-19
-
《宛平城下》創作談:為故事著迷
我演過很多別人的故事,也看過很多別人寫的故事,終于寫了自己想寫的故事。
-
“軟推理”與現實題材的可能性
都市言情作為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之一種,多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的整體發展和讀者口味的不斷變化而花樣翻新,越來越多的作者已不再滿足于單純展示都市男女的戀愛生活,他們積極尋找著“現代愛情故事”與其他類型小說之間可能的聯合。
-
《傳國功匠》:傳統文學與網文的融合發展新嘗試
《傳國功匠》是溫州籍作家陳釀的一部網絡小說,小說的主線是從小在英國長大的年輕人汪楠源,肩負神圣而神秘的使命,從英國回到故鄉——中國東南一個遺世獨立的千年古村落,匯合以蘆葉兒、汪嶼松等為代表的甌越大地上新一代甌匠,為了一批巧奪天工的溫州民間工匠世代相傳的稀世珍寶,以及一本記錄甌匠百工技藝的“秘笈傳書”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傳奇歷程。
-
網文寫作,如何“咫尺”見“匠心”
早在學生時代,讀到唐代詩人張祜的一首詩:“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
哪個朝代最受網文作家的青睞?
受疫情影響暫別讀者近半年的陜西北路網文講壇,終于在六月的第二個周六歸來。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網絡文學脫胎于傳統神話體系及文學經典,又融合西方奇幻文學的創作元素,巨大的想象力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特征,幻想類也因此成為主要創作類別。
-
網絡文學 期盼時代精品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通知,要求規范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以精品奉獻人民。
-
網絡文學價值的三個維度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我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16ZDA193)成果之一。
-
面對IP熱,更需要冷靜的創作態度
盜墓在國內是一個比較敏感的題材,但在國外卻始終不乏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佳片,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古墓麗影》系列、 《奪寶奇兵》系列以及《木乃伊》系列。
關鍵詞:  IP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影視改編2020-06-15
-
版權保護:求解網絡文學“成長的煩惱”
2019年5月8日,北京朝陽法院對《錦繡未央》小說涉嫌抄襲沈文文自創小說案一審宣判,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的復制、發行及網絡傳播。
-
臺州網絡作家: 一支充滿活力的生力軍
一 回望2019年,臺州市網絡作家協會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協會掌門人王寒撰寫的新書《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出版。
關鍵詞:  臺州網絡作家《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2020-06-12
-
“宅”著的網絡作家,如何關注火熱現實
近年來,網絡作家創作呈現出明顯的現實主義書寫態度。
-
網絡小說與傳統文學之爭是個糊涂戰
踏上網絡文學這條路很偶然,不知不覺間,已經走了十幾年了。
-
網絡文學需要更多接地氣有人氣的作品
網絡文學和互聯網技術20多年結伴而行,極大改變了文學創作、發表、傳播、閱讀、評論的原有模式。
-
網絡文學:既要高質量也要正能量
網絡文學日益成為新中國文學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重要引擎。
-
網絡文學與時代生活的互文表征
紙媒時代,文學作品一旦出版就無法進行修改,除非修訂再版。
-
網絡文藝創作的自律與他律
網絡文藝創作通常是在自由、隱匿、互不關聯的虛擬空間進行的,但創作的成果卻要展示在彼此分享與交流的平臺,變成公共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