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蔚欣:嗝聲高出半個音
最近我在讀《好兵帥克歷險記》。
2022-12-15
-
池凌云:馭者與他靈魂中的馬
在一條開闊的溪流上,我看見過一個捕魚的老者,他光著膀子站在竹排上,用竹篙撐著竹排。
2022-12-15
-
做時代文學忠實的守護人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展開。
2022-12-15
-
冰客:我為什么要寫這樣的詩
我寫詩源于三十年前,那時我剛剛從學校畢業到了一家農場上班。
2022-12-14
-
康志剛:抒寫對正定故土的摯愛
創作長篇小說《滹沱人家》,我的靈感就來源于陸游的那首《小園》:“村南村北鵓鴣聲,水刺新秧漫漫平。
2022-12-13
-
張雙:自我周旋與拔節生長
作為一本植根于荊楚大地、有著73年悠久歷史的純文學期刊,近年來,《長江文藝》依托自身品牌效應和影響力,一直致力于對湖北本土作家的培養和推介,既有2012年改版以來的常設專欄“刊中刊”,意在從省內各地內刊發掘有創作潛力的基層作者,通過更進一步的培養和拔高,提升基層作者的寫作素養和創作水平;也有自2021年起開設的新專欄“新鄂軍”,旨在推出湖北更多優秀的青年作家,展示他們在小說創作上的新樣貌,為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和審美體驗。
2022-12-12
-
張弛:關于尋找的故事
《掘地》這篇小說,可以說是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
2022-12-12
-
丁中冶:細流
在小說發表裝幀后,我從未有過一次仔細翻閱過自己的作品,它們像是從我身體里自然剝落的一部分有機體,產生了獨立的人格,和我本人再也沒有了聯系。
2022-12-09
-
趙德發:漉沙構白 熬波出素
黨的二十大報告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2022-12-09
-
深耕文化土壤,助力文創升級
二十四節氣主題徽章、古建筑榫卯積木、“遇見頤和園”沉浸式光影秀……不久前,在第五屆進博會現場,富含中國元素的文創產品受到歡迎,成為扮靚“四葉草”展館的一道獨特風景,讓人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影響力。
2022-12-07
-
清寒:某貓——《下落》創作談
它掠奪的不僅是生命,還有愛和尊嚴。
2022-12-07
-
楊輝素:當命運的針劑落下
有一段時間,我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到一家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義務教自閉癥兒童畫簡筆畫。
2022-12-07
-
焦沖:清醒的痛苦總好過麻木的幸福
都說人生譬如朝露,可從生到死,從青春到白頭,真要一分一秒捱下去,卻漫長得無聊至極。
2022-12-06
-
創作談:人生堪哀,不無甜蜜
過去以為好文章要心胸要情懷要境界要趣味要機緣,如今覺得最重要的是好身體。
2022-12-05
-
沈念:一切都經由“他們”發生
沈念,湖南岳陽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現任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
《隨風而去》出版隨想
新書《隨風而去》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承蒙宋辰辰編輯厚愛,讓我說說為什么要寫這本書,是什么激勵自己拿起筆來,歷經數年完成這部長篇小說。
2022-12-02
-
蘇虹:《海上晨鐘》后記
6年前一個冬日的午后,我應邀參加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誼)的百年慶典活動,也正是在那一天,我被信誼的百年歷史觸動,萌生了創作一部以上海民族制藥企業為背景的文學作品的念頭。
2022-12-02
-
長篇《通往魔法之地》創作談:正發生
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裁決,認為聯邦憲法沒有賦予墮胎的權利,是否允許墮胎應該由各州自行決定。
2022-12-01
-
非凡公主和梅西——《門前寶地》創作談
入一行,便會耗一生。
關鍵詞:  徐皓峰2022-12-01
-
閻真長篇小說《如何是好》:青年的奮斗之歌
青年人進城奮斗,一直是當代文學,尤其是新時期以來小說敘事繞不開的題材。
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