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曉威:中篇小說散發出心智成熟的氣息
《中篇小說選刊》創刊四十周年了。
關鍵詞:  于曉威2021-10-24
-
遲子建:小說的叢林
我在大興安嶺長大,是個典型的“林中女孩”。
關鍵詞:  遲子建2021-10-24
-
《孤獨樹》:無法回歸與深情守望
有些問題是我動筆之前沒有想到的。
關鍵詞:  馬金蓮2021-10-21
-
王昕朋:持久方能深遠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很多地方談“震”色變。
關鍵詞:  王昕朋2021-10-21
-
《意象的帝國:詩的寫作課》:詩的真相
這本寫詩課的書,背后是十一年寫作課的經驗積累,既透著我對寫詩秘密的窺探,也透著無數學員對這些秘密的反復驗證,所以,說它是寫下的一本書時,難免就會丟掉許多東西:會丟掉課堂上學員亢奮的即興寫作氣氛;丟掉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的精神激勵,靈感互鑒;丟掉學員經歷深刻轉變時的醒悟;丟掉大眾寫作向專業寫作邁進時的進階歷程……不過,丟掉的哪怕再多,這本書還是鎖住了寫詩課的魂魄,或說精氣神,這是我頗感欣慰的地方。
關鍵詞:  黃梵2021-10-21
-
林白:就這樣置身其中
1 寫完《北流》,想著一腳踢出去忘個干凈,結果聽說還要寫創作談,一腳踢出去的東西又被別人兩腳踢回來。
關鍵詞:  林白2021-10-19
-
朱朝敏《辣椒誦》:作為謊言的存在
作為謊言的存在,是比真實更復雜的存在。
關鍵詞:  朱朝敏2021-10-19
-
路魆:復古城市的文學想象
能給予我文學想象的城市,想必有些古老的氣息,保留了舊時代的風貌,或者離繁華尚有距離,又或直接來自文學描述。
關鍵詞:  城市文學2021-10-18
-
關于技藝,關于文學
“文章本天成”的“天成”中包含著完成這篇文章之前大量的技藝訓練,它的前提是“寫下”之前的“胸有成竹”,那種隨意和輕松需要落筆之前的“成竹”做支撐。
關鍵詞:  文學技藝2021-10-18
-
書店:城市文化之光
書店:城市文化之光 馬國倉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燈塔,城市因書店而靈動、因閱讀而精彩、因文化而文明!書店在每個讀書人心目中是神圣的、親切的、溫暖的、有永恒記憶的! 我首先想通過自己腦海中的三件事,來分享我對書店建設的點滴感悟和認識:第一件事,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關鍵詞:  書店2021-10-18
-
林語堂:文章之技巧與作家之產生無關
寫作的藝術是比寫作藝術的本身或寫作技巧的藝術更廣泛的。
關鍵詞:  林語堂2021-10-17
-
馬億:重寫一遍的故事
從最初的創意,到最后呈現的文本結構,乃至于每個主要情節的段落字數,甚至是寫作這篇小說“連載式”的創作過程,都是“控制”的結果。
關鍵詞:  馬億2021-10-17
-
陳世旭:我很慶幸把這一生交給了文學
初中畢業之后的二十年我是在鄉村和鄉鎮度過的,回到省城之后的二十年,我依舊保持著當年的作息狀況:晚上九點上床,不到十點已經打鼾,早上五點半左右起床,上班,家務,其他時間爬格子,周而復始。
關鍵詞:  陳世旭2021-10-17
-
張悅然:“我”的復興
一直以來,我努力將生活和寫作加以區隔。
關鍵詞:  張悅然2021-10-16
-
汪曾祺:我的作品所包涵的是什么樣的感情?
【本文為《汪曾祺自選集》自序】 承漓江出版社的好意,約我出一個自選集。
關鍵詞:  汪曾祺2021-10-15
-
聶茂:以整體性力量審視中國新時期文學
《中國新時期文學自信力》,聶茂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這本書,前后經歷了20年。
關鍵詞:  聶茂2021-10-14
-
讀魯迅,我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我不是魯迅研究者,只是個魯迅作品的閱讀者。
關鍵詞:  魯迅2021-10-14
-
時光隱匿,總有書本留存記憶
兩年前,我跟遲子建老師表達自己想要出版她的作品的愿望。
關鍵詞:  遲子建2021-10-14
-
朱文穎:那尾永遠有方向感的頭魚,帶領我去往更光亮更寬闊的所在
我認識一位留學歸來的李博士。
關鍵詞:  朱文穎2021-10-14
-
在“北緯四十度”看見中國和世界
我從小有看地圖的愛好,搜集各種地圖,每天抱著看。
關鍵詞:  陳福民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