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 破除“古今”“中西”對立是文論建設應有的思想方式

      梁啟超 王國維 中國文論不論是過去的形成,還是今天的建設,乃至未來的發展,“古今”“中西”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2018-06-27

  • 文學:永恒的藝術存在

      主持語: 這組關于“讀圖時代”和“文學存在”的文章中,陳定家研究員從傳統與新生的角度,闡釋了文學在圖像主導的文化潮流中并未“消亡”;王晴飛博士認為影視媒介的出現并非是對文學話語空間的擠壓,更不會導致文學的終結;王暉教授強調“文學性”在任何時空都不會消失,作家應創作出不只有“圖”、更有永恒的經典的意味的文學作品。

    2018-06-26

  • “發達傳媒時代的文學想象”三人談

      主持人李壯語 本期的話題是“發達傳媒時代的文學想象”。

    2018-06-26

  • 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的現代轉型——兼及與五四新文學的關系

      “文學是人學”。

    2018-06-25

  • 在文學內部思考政治

      編者按: 文學不是遠離現實的自在之物,但也絕非現成思想體系或政治潮流的傳聲筒。

    2018-06-25

  • 匯入“世界文學”的中國文學

      將現當代文學作為中國文學對外輸出的一個重點對象來談論文學與文學傳播,固然是符合文化全球化時代特征的,然而,這樣的課題往往因過于明確的“走向世界”的目的而囿于對傳播實踐的考察與展望,一旦資料不充足就會顯得空泛而缺少學術研究價值。

    2018-06-25

  • 重拾可被親近的文學傳統

      梅光迪在《評提倡新文化者》中曾這樣看待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彼等非思想家,乃詭辯家也”;“彼等非創造家,乃模仿家也”;“彼等非學問家,乃功名之士也”;“彼等非教育家,乃政客也”。

    2018-06-25

  • 給中文系新人的一封信

      同學你好: 你說你對中文系有些幻滅了。

    2018-06-22

  • 現實主義: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困境中的“蝶變” 現實主義曾經是文學中的重大問題,但在今天劇烈的社會轉型和多樣化的文學中,卻似乎被淡化了。

    2018-06-22

  • 當代小說的“罪感意識”與“救贖書寫”

      在讀完王十月的長篇小說《收腳印的人》之后,我寫下《自省的姿態與未竟的救贖——論王十月<收腳印的人>》一文,認為這部作品對于自身之罪的自剖、自省姿態頗為難得,作品呈現的“救贖之難”也令人深思。

    2018-06-22

  • 王晴飛:圖像時代的話語與文學

      主持語: 這組關于“讀圖時代”和“文學存在”的文章中,陳定家研究員從傳統與新生的角度,闡釋了文學在圖像主導的文化潮流中并未“消亡”;王晴飛博士認為影視媒介的出現并非是對文學話語空間的擠壓,更不會導致文學的終結;王暉教授強調“文學性”在任何時空都不會消失,作家應創作出不只有“圖”、更有永恒的經典的意味的文學作品。

    2018-06-22

  • 文學現實表達的時境與“人設”

      文學作品急需要有“人設”的“吸粉”,這樣的“人設”必然不是幻滅和激憤中的人物,我想他們一定是從歷史的隧道中思索而來的人物,與時代并肩和有作家哲學提升的人物。

    2018-06-22

  • 中途

      我對一部作品的理解總是匯成了大段無法講出的內心獨白,覺得每讀一本書,就是練習在眾生千奇百怪的中途里洞穿漂流的意義,尋覓失敗的尊嚴。

    2018-06-22

  • 以反思的姿態理解生活

      當作家使用屏幕和攝像頭觀察生活、理解現實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將其看成是純粹的技術工具、接受信息的透明管道,而是要以反思的態度對待媒介本身,思考媒介自身的特質對信息的篩選、修正、過濾機制,對人類社會倫理關系的沖擊與改寫,對人類行為方式的控制與影響。

    2018-06-22

  • 從抒情的放逐到一種“新的抒情”

      引言 在上世紀文學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的合力之下,中國現代詩歌呈現出了復雜多樣的流向變化。

    2018-06-21

  • 當下文壇要有塑造典型人物的追求

      記得最早學習文學理論,記住了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其中又以人物為最重要。

    2018-06-20

  • “阿多尼斯的死與生”

      每個年代,大概都有一種意義或價值模擬的現象:青年一代希望像他們景仰的前輩那樣,建功立業,獲取人生意義和價值。

    2018-06-19

  • 公心無畏 至善有情

      公正是文藝批評家應當堅守的職業道德操守,這不僅是一個“知”的問題,更是一個“行”的問題。

    2018-06-19

  • 文藝評論的簡單與復雜

      多年來,人們對文藝評論的探討連篇累牘,關于加強文藝評論的呼聲此起彼伏。

    2018-06-19

  • 強化民族藝術學主體性

      中華民族戲曲表演藝術歷經數百年的創造和積累,極為豐富深邃,它留下大量“談文論藝”的著述,這些著述缺乏系統、集中的整理研究和理論總結,亟須從事理論工作的后輩通過進一步探索加以理論深化,整理出一套中華民族戲曲表演創造和訓練體系 在“西學東漸”之前,我們的民族藝術學應該說比較純粹和自成體系。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