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談 | 周博文:讓幻想照進現實
《流浪的小魔鞋》是我自創作兒童文學以來,寫得最慢、最用心、最用情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用了3年的時間打磨,不夸張地說,我看了它不下50遍,修改了不止14稿,就在快要印刷的前1個月,編輯團隊和我還在爭分奪秒地修改、完善文字內容。
2025-05-14
-
細微與通透
當下的兒童文學創作亟待解決“小與大”“輕與重”“淺與深”等問題,湯湯的童話《小魚大河》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2025-05-14
-
孟憲明《猴王藍鼻子》:以綠色文明與紅色文化 滋養新時代兒童成長
新時代以來的兒童小說主題創作豐富多彩,開出“紅色革命文學”和“綠色生態文學”兩枝燦爛的花朵,而將傳承紅色文化和踐行生態文明融為一體,書寫新時代兒童的精神面貌,孟憲明的長篇小說《猴王藍鼻子》作出了有益探索。
2025-05-09
-
兒童文學主題創作:個人經驗、童年與時代的關系
主持人的話 本期發表作家劉海棲、陳詩哥的文章,都緊貼創作現實和經驗。
2025-05-09
-
托舉新力量 引領新風尚
陳伯吹新兒童文學創作大賽已經舉辦了三屆,它的主張,它的成果,它的口碑,能夠初見端倪。
2025-05-08
-
承繼“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精神,擦亮“陳伯吹新兒童文學”品牌
“陳伯吹新兒童文學創作大賽”自2022年創設,由陳伯吹兒童文學基金專業委員會與上海譯文出版社共同主辦,獲得上海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支持,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童書中心承辦。
2025-05-08
-
李利芳:新時代廣西兒童文學的 文化自覺與價值內蘊
廣西兒童文學在國內原創兒童文學版圖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后勁足,屬于有極好的歷史傳承、文化基因與時代創新精神的地域兒童文學發展形態。
2025-05-07
-
王泉根:兒童文學學科發展正當其時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常委建議未來將“兒童文學”增列為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逐步明確兒童文學的獨立學科地位,使其涵蓋中國兒童文學、外國兒童文學、兒童文學理論、兒童文學文體學(包括兒童小說、童話、兒童詩、少兒科幻科普、圖畫書等)等內容。
2025-05-05
-
童話選本編纂與百年中國童話觀念的演進
文學選本作為我國傳統的文學批評的產物在近代以來的作用大幅下降,但在反映和建構文學觀念方面,仍具有文學史和論文專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04-30
-
好的“少兒讀物”不等于“兒童文學”
【學術爭鳴】 從風靡世界的童話經典,到天真爛漫的兒童詩歌;從質樸清新的兒歌童謠,到書寫童年的暢銷小說……文學,是澆灌人生沃野的清潤甘霖;閱讀,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重要基石。
2025-04-28
-
《大河的歌謠》:鄉土經驗與童年生命
近幾年,兒童小說創作有一種取向,即面向鄉土生命,汲取地域文化養分,把現實主義有機融入童心主義之中。
2025-04-27
-
《上鋪的兄弟》:關于教育的文學敘事
在所有的文學種類中,兒童文學是與教育最近的。
2025-04-27
-
《萬物生長·一個人的營盤》編輯手記:如何把楷模事跡化為文學書寫
“作為責編的我內心十分焦灼,因為那時內文編校早已完成,萬事俱備,就差封面了。
2025-04-27
-
教育者的心靈島嶼
單看封面,周其星老師《我在海島當老師》一書就讓我喜歡,封面上那座挺直又溫暖的燈塔,放射出穿透藍色海面的光芒,直抵每個教育者的心靈。
2025-04-22
-
用愛與智慧構筑未來
青年作家楊冰的《穿梭·地月之吻》是帶有科幻性質的長篇兒童文學,分為《穿越蟲洞》《太陽系大冒險》《紅芷與藍玨》《拯救世界》四個部分,通過將科學知識寓于人物成長之中,講述幾個少年穿越時空、拯救世界的故事,宣揚了人類在災難面前重拾愛與智慧的普世價值,不僅連通個體生命的家國情懷和未來愿景,更構筑起超越個體生存需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5-04-22
-
少年的蓬勃力量與自由美感
陳曦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多年,如今仍然堅持走在一條充滿挑戰性的道路上。
2025-04-22
-
秦文君:泥濘的生活也開花
《街市上的芭蕾》,秦文君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4年12月 我從事兒童文學創作40多年,出版了《男生賈里》《調皮的日子》等70多部小說。
2025-04-22
-
無須指認的童年和故鄉
《哈尼卡之眼》是達斡爾族作家昳嵐最新創作的一部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由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5-04-17
-
一個達斡爾族女孩的意義追問
昳嵐的《哈尼卡之眼》以第一人稱敘事,描寫了達斡爾族女孩“我”(塔莉雅)從出生到初中畢業這一段終生難忘的童年歲月。
2025-04-17
-
《地底下的魔術小天團》:苦難境遇中的無聲反抗
留存記憶,反抗遺忘,勿讓時光的白蟻啃噬一切,勿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