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 漫漫長路:日本的性別差距與女性解放

      大正時代的新女性 資料圖片 土佐光吉所作《紫式部肖像》立軸 資料圖片 3月8日是中國女性的節日,而在日本,3月3日是傳統的女兒節。

    2022-03-03

  • 烏克蘭文學小史

      1187年,《基輔紀事》(Kyiv Chronicle)中首次出現了烏克蘭(Ukraine)一詞,但從長歷史時段考慮,烏克蘭主要經過了中世紀魯塞尼亞(Ruthenia)到俄羅斯(Russia)兩個階段。

    關鍵詞:  烏克蘭文學2022-03-01

  • 從眼緣到情緣:紀念《世界文學》出刊四百期

      2022年第1期恰逢《世界文學》出刊四百期之喜,值此紀念與展望之際,《世界文學》編輯部向廣大讀者發起了“從眼緣到情緣:《世界文學》出刊四百期征文活動”,得到海內外讀者的積極回應,在短短二十幾天的時間里,編輯部收到近百篇來稿。

    關鍵詞:  《世界文學》2022-02-28

  • 黃金時代:19世紀俄羅斯的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

      俄羅斯文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被譽為俄羅斯的“國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遺產之一,享有“世界文學珍奇”之美譽。

    2022-02-28

  • 居高聲自遠

      近年來,解讀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反映中國飲食、功夫等傳統文化,取材于中國歷史、內含東方價值觀的虛構文學創作等三類中國主題圖書備受海外讀者關注。

    2022-02-25

  • “天才女友”與女性寫作

      根據意大利著名作家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編的劇集《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正在HBO熱播,豆瓣評分再度刷新,高達9.6。

    關鍵詞:  “那不勒斯四部曲”2022-02-25

  • 說不盡的外國文學名著,說不盡的人文社“網格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在“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嚴格要求下,為幾代讀書人奉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關鍵詞:  人民文學出版社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2022-02-24

  • 《我是遺物整理師》第二季籌拍中,同名原著中文版三月推出

      自2021年開播以來,《我是遺物整理師》受到多國劇迷的持續熱議,在豆瓣2021年年終評選中,《我是遺物整理師》以5.4萬人打出9.1分的成績獲得年度最佳韓劇TOP3,劇集制作公司Netflix迅速啟動了第二季的拍攝工作。

    關鍵詞:  《我是遺物整理師》2022-02-22

  • 東亞視野中的中國文學世界化問題

      張乃禹:您的研究興趣廣泛,在文學翻譯方面也頗有造詣和成就,您早在1986年就翻譯了巴金的《愛情三部曲》與茅盾的《腐蝕》等經典作品。

    關鍵詞:  樸宰雨漢學2022-02-18

  • 拉美“文學爆炸”60年:回響從未停息

      20世紀60至70年代,拉丁美洲文學優秀作品大量涌現,因而被稱作“拉美文學大爆炸”,一大批拉丁文學作家風行于歐洲并最終流行于全世界,其中的許多作品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如《百年孤獨》《阿爾特米奧·克羅斯之死》《酒吧長談》《跳房子》《污穢的夜鳥》等。

    關鍵詞:  拉美文學2022-02-17

  • 《尤利西斯》出版一百周年,這部“天書”的魅力在哪里

      1922年,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幾經周折終于出版。

    關鍵詞:  《尤利西斯》2022-02-17

  • 英語詩歌中的冰雪游戲

      老彼得·勃魯蓋爾作品《有滑冰者和捕鳥器的冬景》 自奧運會成為競技盛會以來,詩歌和體育就一直聯系在一起。

    2022-02-17

  • 尼加拉瓜:火山與詩歌

      2021年12月10日,中美洲最大的國家尼加拉瓜與我國復交,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2022-02-17

  • 托妮·莫里森唯一的短篇小說成書

      已故美國大作家、1993年諾貝爾獎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唯一的一個短篇小說近日首次以單行本形式重新出版。

    關鍵詞:  托妮·莫里森2022-02-16

  • 英國華裔作家羅漢娜以詩集《小孩》獲科斯塔年度圖書獎

      四十五歲的英格蘭華裔作家和詩人羅漢娜(Hannah Lowe)2月1日以所著詩集《小孩》(The Kids)獲頒第五十屆科斯塔獎的年度圖書獎,并獲總獎金三萬英鎊,約合人民幣二十六萬元。

    關鍵詞:  羅漢娜科斯塔年度圖書獎2022-02-16

  • 文學、戰爭與大流感

      100年前的1922年,大西洋兩岸的人們漸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大流感(The Great Flu,亦稱西班牙大流感,指1918-1920年間的全球性流感)的震蕩中平復,這些深刻改變了世界與個人的事件終于得以在文學中被言說:美國作家薇拉·凱瑟的《我們的一員》(One of Ours)于當年出版,小說描寫了大流感如何在開赴歐洲戰場的美國遠征軍運兵船上橫奪近百名新兵性命;英國作家D.H.勞倫斯的中篇小說《狐貍》(The Fox)同時在現代主義文學陣地《日晷》(The Dial)上連載,講述了一戰后歸家的士兵在大流感期間的愛情與婚姻;而身處戰后各種激流中的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也于同年出版了名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其中的陌生女人和她的兒子均死于大流感。

    2022-02-15

  • 2021年法語文學:歷史與現實的交織

      《第一滴血》 對于法國文學界而言,2021年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年份:拉封丹誕辰400周年,波德萊爾誕辰200周年,福樓拜誕辰200周年,普魯斯特誕辰150周年等等。

    關鍵詞:  法語文學2022-02-14

  • 川村元氣以小說新作《神曲》展現“不信任的時代”

      日本著名電影制作人、小說家川村元氣在《百花》出版時隔兩年半之后,推出了第五部長篇小說新作《神曲》。

    關鍵詞:  川村元氣2022-02-12

  • 1922,文學奇跡之年

      【編者按】100年前的1922年,是中國現代文學起步的時代。

    2022-02-10

  • 也許大象不僅僅是大象

      在看春晚節目單的時候,我沒想到《萬象回春》的“象”竟然真的是大象的象,沒想到這群來自南方雨林卻一路向北遷移的野象離開熟悉的棲息地,闖入陌生的人類鄉村、偷吃糧食和米酒、在人類的道路上夜游散步,它們能一路走到那么遠,能夠在人類的時間里走那么久。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