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大地生長永恒的草葉
沃爾特·惠特曼 誰是沃爾特·惠特曼?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1855年7月4日,正值美國第七十九個獨立日慶典之日。
2019-06-26
-
佩索阿的每一個異名都不是佩索阿
本文為《想象一朵未來的玫瑰:佩索阿詩選》([葡]費爾南多·佩索阿著,楊鐵軍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4月)一書譯者序,澎湃新聞經雅眾文化授權發布。
2019-06-23
-
當我們在感謝薩拉馬戈的時候,我們在感謝什么?
九年前,2010年6月18日,若澤·薩拉馬戈逝世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蘭薩羅特的家中,享年87歲。
2019-06-18
-
人來來往往,唯書不朽
“那些愛他的人,謝謝你們!”2019年6月10日,已故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的長女范妮亞?奧茲-扎爾茨貝格爾(Fania Oz-Salzberger)應邀首次訪問中國,并出席北京和南京兩地的紀念活動,同陳眾議、鐘志清、梁鴻、高興、蘇玲、但漢松等中國學者、翻譯家、作家以及廣大讀者一起,紀念父親阿摩司?奧茲與中國的深厚書緣,以此正式開啟國內奧茲紀念活動的序幕。
2019-06-14
-
女作家與藝術家的日常生活
女作家與藝術家的生活細節——相比男作家的嗜咖啡、愛睡懶覺——并非不值一提。
2019-06-14
-
詩歌的畫 插畫的詩
貝蒂爾·里貝克所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插畫 拉格洛夫所不滿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首版插畫,約翰·鮑爾 作 波德萊爾在1850年代撰寫的《現代生活的畫家》中指出,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永恒的、帶著不變和古典元素的美,一是含有時代、時尚、道德等元素的暫時的美。
2019-06-12
-
關于普希金的三個對立
普希金詩歌在,光焰萬丈長。
關鍵詞:  普希金2019-06-12
-
文豪們的種種怪癖,不過是為了抵抗寫作的焦慮
在《月亮與六便士》里,毛姆借主人公之口說出這樣的話:那些所謂成功的書也只不過是季節性的。
-
海明威與古巴:變革年代的多重面孔
古巴是海明威的“第二故鄉”,他在島嶼生活、寫作二十余年,最暢銷的作品、最刺激的冒險與最瀟灑的歲月皆出于此。
-
托馬斯·曼的自律與激情
小說《魔山》手稿,照片攝于一九四二年。
2019-06-08
-
麥克尤恩的十三個細節
01 好天氣 伊恩·麥克尤恩抵達首都機場十分鐘之后,剛剛坐上我們的車,就用小說家的筆調口述了他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我推著行李出來,先是看見幾個愁眉苦臉的司機舉著牌子,以為里面有一個是沖著我來的。
2019-06-07
-
普希金:俄羅斯詩歌的初戀
普希金 以詩人命名的造型藝術館 普希金紀念碑 【深度解讀】 在俄羅斯,普希金這個姓氏堪稱家喻戶曉,它甚至超越了詩歌的領域,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的高度聯結到了一起。
2019-06-06
-
巴爾扎克的自況
1842年7月,《人間喜劇》的創作已經十三個年頭了,巴爾扎克為這套大書寫一個前言,他情深意長地回顧這套書寫作念頭的產生:“寫一套《人間喜劇》的最早念頭,于我原像是一場好夢,又像是一再憧憬過、卻又無法實現的一種設想,只好任它煙消云散;更像一位笑容可掬但卻虛無飄渺的仙女,一展她那處子的嬌容,就振翅撲回了神奇的天國。
2019-06-05
-
維特根斯坦為什么喜歡冬天?
引子 英國劍橋的冬天通常比其他地方來得早些,剛到10月下旬,沒有暖氣的房間就早早地生起了火爐。
2019-06-03
-
勃朗特姐妹是浪漫復古派,還是革命先驅?
勃朗特姐妹可以被稱為晚期浪漫主義作家,這并不單單是一種年代學劃分。
2019-05-27
-
這位61歲的搖滾女孩,把她的傳奇人生寫成了小說
當一頭亮麗玫瑰色長發、一身紅色長袍的包弫出現在幸福集薈書店的時候,所有人的眼前都為之一亮。
2019-05-26
-
李翊云:講故事的必要距離
問:您的小說《一切都會好起來》部分情節發生在美發沙龍。
2019-05-24
-
波德萊爾與他命中注定的永遠孤獨
“造物主抬起了人的頭, 命他仰望天空,注視星辰。
2019-05-21
-
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布羅茨基的詩歌創作之路
布羅茨基198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被公認為的世界范圍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國內無論普通讀者還是學術界都對他非常關注。
2019-05-17
-
蘇珊·桑塔格只愿凝視閃光的痛苦
《蘇珊?桑塔格全傳》的作者卡爾·羅利森 (Carl Rollyson) 收集了她的日記、檔案、書信,并在她生前出版的《鑄就偶像——蘇珊?桑塔格傳》基礎上做了大量修訂得以出版。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