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鑒藏家楊衛:獨愛青花釉里紅
來源:深圳商報 | 杜翔翔 曾露然  2016年08月15日10:55

▲青花釉里紅古陶瓷博物館內景。

?楊衛收藏的清乾隆喜上眉梢貫耳盤口瓶。

?楊衛收藏的清康熙牡丹披肩紋瓶。

在深圳南山區蛇口,坐落著中國個人籌建的第一家“青花釉里紅古陶瓷博物館”,博物館的發起人,是20多年來專注于收藏明清青花釉里紅瓷器的鑒藏家楊衛。近日,記者前往博物館對楊衛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自己癡迷收藏的故事與酸甜苦辣。

青花釉里紅之美

讓自己癡迷

楊衛最開始介入收藏,是收藏郵票、錢幣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轉向瓷器方向,“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之前,各種窯口、種類的瓷器我都買,但逐漸精力、財力有限,有點玩不下去了,于是琢磨專門收集一個門類,就選中明清青花釉里紅,目前我的藏品收藏量達到2000多件,青花釉里紅就有800多件,大多都是從國外回流而來,這也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

談到青花釉里紅的魅力,楊衛說,釉里紅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后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里透出紅色的紋樣,所以稱“釉里紅”。因為燒成合格品很困難,所以產品極為名貴,釉里紅有單獨裝飾的,但大多數與青花相結合在一起進行裝飾而稱為“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的特點既有青花的‘幽靚雅到致,沉靜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紅的渾厚壯麗,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樸實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里紅瓷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楊衛說。

楊衛告訴記者,青花釉里紅出現于元代,無論從傳世數量、工藝難度、創燒時間及裝飾效果來看,青花釉里紅的技術含量最高,相較于青花的淡雅、釉里紅的熱烈,青花釉里紅則兼具二者之美,形成青紅相間、冷暖對比、動靜相宜的審美特征,彌足珍貴,讓自己很癡迷。

談到自己到國外購買青花釉里紅的經歷,楊衛說,2000年以后,隨著內地文物藝術品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國外的內地文物藝術品市場普遍低于國內,自己常常去國外“撿漏”,十多年前每年都出國兩次,春季去紐約的亞洲藝術周,秋季去倫敦參加幾大知名拍賣行的拍賣會。每次總能豐收而歸。再后來到一些專做遺產拍賣的拍行,尋到不少寶貝帶回國內,就這樣陸陸續續邊走邊淘,至今收藏了20多年,而放在深圳蛇口青花釉里紅博物館里的近500件青花釉里紅藏品,很多都是精品。

藏品回家的路

很艱辛

二十余年的收藏,充滿了酸甜苦辣,而讓楊衛記憶猶新的,是藏品回國之路的艱辛,他拿康熙牡丹披肩紋將軍罐舉例,“這個將軍罐是從英國佳士得拍回來,出關的時候將軍罐被英國海關扣留,后來我們提供了佳士得拍賣的證明等資料,前后歷經了10個多月,將軍罐才從英國運到香港,再運回國內,運輸也很艱辛,因為將軍罐太大了,也怕損壞,所以不能用飛機運,只能通過船運輸,當它回到國內時,牽掛了10個多月的心才終于放下。”

談到自己很珍貴的藏品,其中一件是康熙早期披麻皴山水青花釉里紅大筆筒,于2014年11月采購于英國倫敦邦德街Bonhams拍賣會,楊衛說,這件筆筒是英國大收藏家古董商Marchant(其家族從1912年開始收藏中國的古董)1998年從一個叫Berwald的東方藝術品公司那里購得,“畫批麻山水青花釉里紅的大筆筒少之又少,至今只在法國巴黎博物館和Butler家族收藏中有發現,所以自己購得的這件藏品,十分珍貴。”

楊衛還和記者分享了自己收藏的初衷,他說,大到一個國家、民族,小到一個單位、家庭,個人的勝利歸根到底皆是文化的勝利,收藏的實質是收藏文化,物件只是載體,收藏的過程及結果是承擔社會責任完成個人價值相結合。“每一次,每一段的收藏經歷皆是不可復制的行為藝術,以平常感恩敬畏之心對待好與不好的結果,善待過程和結果和先人們留給我們的每一件藏品,同時一定要有回報社會踐行社會責任的一種擔當。”楊衛說,此次在深圳開設博物館,也希望依托深圳的文化氛圍,讓更多人接觸到青花釉里紅。 杜翔翔 實習生 曾露然/文 杜翔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