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依靠政策扶持、特色園區、群眾參與,成都文創氣息更濃 蜀風雅韻 創意表達
來源:人民日報 | 辛本健 錢一彬  2018年11月14日07:57

墻體光影重疊,色塊絢麗,水墨書寫的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穿插其中……在日前舉行的首屆成都Parcours藝術節上,由中德兩國藝術家合作繪制的80米長大型涂鴉藝術裝置《成都印記》亮相四川成都錦江區,吸引不少當地群眾和游客駐足欣賞。

城市文化映射城市發展的氣質。近年來,成都厚植文化基因,文創產業蓬勃發展。據統計,2017年,成都市從事文化創意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超過15000家,從業人員達56萬人,全年文創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237億元,較2016年增長23.5%。文創產業對成都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0%。9月25日,成都市文創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宣告成立,預計將撬動近100億元規模資金。天府文化、創意表達,文創產業正成為世界了解成都的嶄新名片。

設立文創基金,孵化扶持品牌,產業環境推動高速發展

“這里集中了很多優秀的畫家,好多青年畫家在青年藝術村里生活工作,互相交流指教,藝術氛圍濃厚。”2013年,旅日青年畫家郝明明在成都藍頂藝術區內購置了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位于園區內的青年藝術村自2010年“開村”以來,以低廉租金向外出租,目前已吸引了310多位青年藝術家入駐,藍頂藝術區也成為成都遠近聞名的“藝術家群落”。

文創產業發展,既要藝術氛圍,也離不開產業環境。2017年,成都市全年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793億元。今年2月,成都市發布《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提出到2022年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占GDP比重約12%,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發展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成都市文創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設立后,將投向傳媒影視、創意設計、文體旅游、音樂藝術、會展廣告等文創產業八大重點領域,首期母基金規模25億元左右。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母濤表示,百億級的基金規模將助力成都構建文創發展生態圈,吸引優秀文創投資機構、項目和人才匯聚成都,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要孵化一個文創品牌,日常運營、研發成本不低,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力量,產業發展市場‘后勁不足’。”成都錦門絲綢小鎮執行總經理丁艷說,文創基金的設立,將有效破解文創園區面臨的融資難題。除了設立文創基金,為進一步打通文創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成都銀行在9月成立錦城文創支行,計劃推出“文創通”系列融資產品,運用“政銀”和“政銀擔”模式,實行貸款風險政銀市場共擔,總授信額度可達10億元。

聯系促成產學研合作、協助開展品牌推廣、開設創業補貼申請綠色通道……如今,不少成都當地的文創產業園區還為文創產業小微團隊提供多種公共服務和孵化扶持舉措。以成都國家廣告產業園為例,目前已為園區內入駐企業搭建起廣告交易中心、西部創意人才培訓中心、校地協同中心、微電影基地等14個公共服務平臺,園區入駐企業達400余家。

喚醒蜀地林盤,帶火音樂、設計,文創產業創造廣闊空間

青青竹林之中,一座座農家小院古樸靜謐,屋前修竹幾十根,林下竹桌茶一杯,青山聳翠、田野爛漫、鳥語蟬鳴……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資源,崇州道明竹藝村探索出一條鄉村文創發展的道路,自4月底正式對外開放營業以來,已成為成都鄉村“文創+旅游”的“爆款”。

在成都,人們習慣將這類坐落于樹林中的小村莊、小聚落稱為林盤。而將這個鄉間林盤變為“網紅竹藝村”的“操盤手”,是四川中瑞錦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康瑛。“所謂文創,就是以大眾更易接受的運營和表達方式,讓藝術從殿堂走入民間。”康瑛介紹,道明竹藝村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竹編”,打造出竹編博物館、竹編工坊、竹里酒店等一批竹編主題文旅項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村產業生態拓展,不少村民還通過竹編文創產品增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文創產業的發展不僅令蜀地林盤展現風采,也帶火了音樂、設計等領域,錦城成都的創意色彩日漸濃厚。

走在位于成都龍泉驛區的梵木創藝區,梧桐樹和鋼筋水泥建筑相間,園區演出場館里,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現場演出忙碌排練。“如果你想辦一場演唱會,所需要的一切配套設施和空間都能在梵木創藝區找到。”一手打造了梵木創藝區的正火傳媒總裁羅邴文說,2015年年底之前,梵木創藝區所在的區域還是成都鋼管廠分廠的廠址,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四川首個擁有完整音樂生態鏈的園區。

梵木創藝區園內的音樂LIVE空間、錄音棚、藝術展覽館等配套設施齊全,每年面向公眾開展“成都力量跨界藝術季”“翁布里亞爵士音樂節”等大型藝術活動30余場,開展其他演出及文創活動210余場,豐富了文創產品供給,為身處音樂產業上下游的企業提供了集聚發展的廣闊空間。

各類創意園區以點帶面,豐富了成都地區文創產業格局。今年9月,成都市公布了首批藍頂藝術區、紅星路文創產業園、天藝·濃園博覽園等31家文創產業園區,共涉及創意設計、音樂藝術、現代時尚、文體旅游等多個產業領域。

惠及普通市民,走出國門展演,天府文化展現獨特魅力

“這本書24元,我有20個積分,可以抵扣20元,只需要再支付4元。”打開“文創成都”APP,成都市民陳迪輕松快捷地完成購書付款。今年1月30日,這款全國首個文化惠民消費線上支付平臺上線運營,成為成都市民文化消費的新體驗。

“文化藝術活動不再僅僅是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也要讓普通市民感受到文創氛圍,享受生活美學,感受美好成都。”天藝·濃園博覽園負責人楊麗表示,未來天藝·濃園將舉辦更多互動性強的文化創意活動,讓更多市民參與到文創活動中來。

文創產業快速發展,濃厚的文創氛圍更為群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供給和消費選擇。2017年,成都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同比增長16%和34%,增速分別比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高8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

植根于大眾的天府文化不僅裨益本土,更令世界矚目。今年春節期間,來自成都的8支文化藝術展演隊伍帶著精心準備的節目走出川蜀大地,足跡遍布美國、英國、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通過文藝演出、美食品鑒、非遺展示及大型燈展等形式,展現天府文化的獨特魅力。

9月25日,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召開,全面動員和部署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文創產業等10多個重點發展領域名列其中。“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歷史階段的時代表達。成都要堅持全球視野、創新思維,增強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功能,建成一批重大文化藝術地標項目,聚集一批文化名家和文創人才,培育一批國際型文化企業和文創品牌,加快把成都建設成為‘蜀風雅韻、中國氣派、別樣精彩’的世界文化名城,彰顯‘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識別度、美譽度。”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