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報告文學創作要接地氣樹正氣有人氣
來源:文藝報 | 徐錦庚  2019年01月18日08:50

論起報告文學,眾說紛紜,見仁見智:方家說,碩果累累,佳作迭出,生機盎然,承前啟后;作家說,捻斷一把須,撓盡煩惱絲,殫精竭慮,嘔心瀝血;讀家說,應景的多,傳世的少;評家說,多了甜味,少了辣味了。

孰是孰非?評判優劣,標準千條,歸為倆字:是否“走心”。要走心,須厘清兩點:為了誰?如何為?

為了誰?當然為人民。有兩層含義:

其一,以人民為主體。人民是歷史創造者,是時代動力源,也應是報告文學主人公。

其二,心中裝著讀者。寫作好比說話,若無對象聽,那就是自言自語;若聽者皺眉撇嘴,轉身走開,會興味索然。

如何為?竊以為,關鍵在于融“三氣”:

一是接“地氣”。報告文學兼具通訊的新聞性和真實性,但更注重形象刻畫和細節描寫;兼具小說的文學性,但非虛構,是真人真事,所有的藝術加工,都不能失真。這些特性,要求作者深入社會、深入生活,獲得第一手材料。新聞有句行話,“腳板底下出新聞”。報告文學呢?更要“腳板底下出作品”。新聞以概述為主,問十句,可能只用一句;報告文學以描述為主,問一句,可能渲染成十句。所以,要多跑、多問、多記。報告文學作家理由曾主張,寫報告文學,應該“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只有多接地氣,多與群眾溝通聯系,多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多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才能寫出走心作品。

有人說,我是業余創作,沒有時間采訪,更沒經費支持呀。那就揚長避短,量力而行,多關注身邊人和事,英雄就在你身邊。無力出長篇,就多寫短篇。近年來,報告文學頗受青睞,很多媒體開設欄目,他們不缺稿源,缺的是優秀稿源。只要囊中藏錐,何懼囊中羞澀?

二是樹“正氣”。浩然正氣,是引人向善、催人奮進、激發活力、凝聚合力之氣。作家既要記錄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也要“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人活在世,固然需要警醒,需要戒懼,但更需要希望,需要寄托。報告文學當然要針砭時弊、揭露批判,但不能一味傳遞憤怒,更要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樹立時代風氣,引領時代風尚,傳播崇高、正義、公理、奉獻、友愛、善良,讓讀者感受溫暖、看到光亮、汲取力量、樹立信仰、明確方向。

三是有“人氣”。所謂“人氣”,就是人性光輝。文學,歸根到底是人學。與新聞“以事帶人”不同,報告文學應“以人帶事”,在敘事過程中,刻畫有肉有血形象,讓人物見動作、出聲音、有思想、顯性格,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法國藝術家羅丹說,對于我們眼睛而言,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目光冷漠,看到的是灰霾。目光熱切,才能見彩虹。報告文學要把人性中最精彩、最感人一面展現出來,感動讀者,引發共鳴。這一點,同小說既異曲同工,又各有千秋。正如《基希及其報告文學》的作者T·巴克所說的:在小說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在報告文學里,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

習近平同志指出,“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圣使命”。報告文學時代特質鮮明,既有很強的現實價值,也有長遠的文史價值,只有讓作品真正走心,才能表現社會人生、反映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