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黨百年華誕 謳歌時代英雄 賀享雍“時代三部曲”作品研討暨讀書分享會在四川達州舉辦
鄉土文學作家賀享雍歷經3年創作,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全景式反映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題材的長篇小說“時代三部曲”,經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之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
活動現場圖
近日,由達州市委宣傳部主辦,巴山文學院(達州文學館)、達州市作家協會聯合承辦的賀享雍長篇小說“時代三部曲”作品研討暨讀書分享會在達州文學館舉行。
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張慶寧、“時代三部曲”責任編輯羅月婷先后介紹了賀享雍長篇小說“時代三部曲”出版情況。“時代三部曲”包括《燕燕于飛》《村暖花開》《土地之子》三部作品,主要展現的是精準扶貧及新時期鄉村振興的基層干部與群眾在脫貧攻堅的時代歷程中發生的各種故事,他們歷盡艱辛,百折不撓,最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深入到秦巴山區的核心地帶、貧困地區等進行實地采訪,前后采訪時長達7個多月,采訪了100多位第一書記、基層干部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等。書中的人物都是由采訪的現實人物轉變而來的……”鄉土文學作家、長篇小說“時代三部曲”的作者賀享雍現場講述了他在書籍創作及出版時的一些故事。據他介紹,三部曲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原型。比如主人公喬燕,綜合了他采訪過的眾多第一書記的形象,真真正正做到了“撲下身子到村里干”;喬燕母親吳曉杰的原型,是巴中市恩陽區扶貧局長、全國扶貧戰線先進個人包曉鷹。
在分享會上,來自省、市、縣(區)60余位作家、評論家、文學愛好者及讀者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大家認為,賀享雍的“時代三部曲”緊貼時代脈動,以小人物為切入口,以點帶面的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下的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承續前人創作經驗的基礎之上,為當代中國鄉土文學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家表示將繼續加大文學創作力度,謳歌時代英雄,不斷推進文學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達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方江對賀享雍躬耕鄉土文學的執著精神和飽滿熱情予以高度評價,并呼吁廣大作家、文學愛好者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共同為繁榮達州文化貢獻力量。
達州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和旅游局、四川文藝出版社、市巴文化研究院、四川文理學院川革老中心和巴文化研究院、巴山文學院、市作家協會、市評論家協會、市創辦、宕渠文學院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圖/巴山文學院)
【延伸閱讀】
賀享雍長篇小說“時代三部曲”作品研討暨讀書分享會發言摘登
杜松柏(四川文理學院教授、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享雍離開鄉村30多年了,但他一直牽掛賀家灣村農民,希望他們生活越來越好,小山村越來越美。作為作家,他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積蓄力量,總想把他們記錄下來。“時代三部曲”中那些故事真實感人,讓人感覺到事情就發生在身邊,觸手可及,毫無陌生感、疏離感。不僅展示了川東山區農村的巨變,還為全國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川東樣板。
王贈怡(四川文理學院巴文化研究院院長):概括地說,“時代三部曲”就是對國家精準扶貧工程在農村實施的實錄。“實錄”是賀先生眾多鄉土題材作品一以貫之的藝術手法。我想這既與先生扎實的基層生活脫不開關系,也是鄉土題材本身的特點所致,兩者對于先生的藝術性而言,缺一不可。
作品不僅僅刻畫喬燕這個典型形象,還生動鮮明地描繪了扶貧女性干部及女性群眾的群體形象,展現了女性群體在扶貧活動的獨特價值。這種獨特性不僅體現在對人物表現的豐富性上,還體現在故事情節推動的邏輯思路上,或者從身體生理方面、或者從日常生活方面、或者從性格方面體現女性的特殊價值。
馮曉瀾(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時代三部曲”以年輕的女主人公喬燕到黃石鎮賀家灣村任第一書記為主線,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率領全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歷程,可歌可泣。小說的重心以賀家灣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再輻射黃石鎮,再輻射到全縣脫貧攻堅的忠實記錄和耐心書寫,從而以小見大,以波瀾映照大海,以整體抵抗碎片,以人物的鮮活和人性的復雜,以城鄉巨變和脫貧攻堅涌現的感人事跡,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全民脫貧奔小康的壯麗史詩。
王夢娜(達州市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時代三部曲”以人文、情義、發展的角度、對以賀家灣為代表的中國鄉村發展價值、發展目標、發展主體、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的“問題化”深層的考量和探析。以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確立符合當下中國鄉村發展實際的價值取向和能量持恒!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氣吞山河的脫貧攻堅戰中,在賀老師筆下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沒有什么力量比人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更為磅礴,更為生動。三部曲中,作者在主人公喬燕身上構筑了四重沖突,又化解了四組矛盾。在矛盾的對立中升華了人格,提升了作品的社會價值。
王蘭蘭(四川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鄉土社會中重情重義的傳統在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這種傳統的復歸對扭轉鄉村空心化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時代三部曲”這一系列情節設置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賀老師對新時代鄉村世界向理想鄉村世界還原的全景式刻畫,更是賀老師對鄉村空心化這一鄉村振興關鍵問題的深刻思考。
游新(四川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今天的鄉村已經不是費孝通先生筆下“一成不變”“安土重遷”的鄉村,鄉村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于我們來說,鄉村不僅僅是一種生活形態,更是一種精神情懷。面對鄉村的巨變,文學應該如何照應現實,新時代應該如何書寫鄉村,已經變成一個重要的問題。而“時代三部曲”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張俊雅(四川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時代三部曲”中刻畫鮮明人物形象,不僅源于作者的虛構想象,更融入了作者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細致入微的社會觀察,既真實又深刻,代表了脫貧攻堅中的時代群像。作者通過深刻和細致的社會觀察將這一時代的某些問題暴露了出來,并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有益啟示。因此,“時代三部曲”毋庸置疑稱得上是極具時代性與社會價值的現實主義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