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第三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 評選揭曉
來源:“ 黃河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   2021年07月06日14:25

在山西省作家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由黃河雜志社和右玉縣委縣政府共同設立,旨在檢驗《黃河》年度質量,鼓勵作家創作優秀文學作品,推動新時代文學事業繁榮和發展,每年評選一次的“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經過嚴格的初評、復評、終評,2020年(第三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評選今日揭曉。

據介紹,第三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共選出8部作品。本屆文學獎初評由黃河雜志社編輯王國偉、鐘小駿、寧志榮、王芳擔任。復評由《小說月報》副主編徐福偉,《散文海外版》執行主編王燕,《北京文學》副主編、評論家師力斌,以及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院院長、《長江叢刊》社長主編胡翔擔任。終評委由《小說選刊》雜志主編、作家徐坤,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詩人雷平陽,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韓春燕擔任。

附:2020(第三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獲獎作品以發表期數或同期先后為序)

小說獎

《柳暗花明》  作者:鬼金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3期

評語:這是一篇具有《尤利西斯》氣質的小說,用囈語、自序傳、元小說等因素,通過回憶、追溯、意識流等方法,細致刻畫了主人公游蕩在布塞塔爾市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變化。在理查德與兩位女性奧爾加和米蘭達的關系中,揭示愛情的悲與喜及其本質,在對老作家馬爾托的描畫與評述中表達了作者對藝術人生、寫作以及自身命運的思考。如果“英雄與懦夫的共存以及宏偉與沉悶同現”(選自《尤利西斯》的評價)是人類社會的普遍場景,那么鬼金借此表達的是對藝術的尊崇和向經典致敬,并自我激勵要將創作之路孤絕走下去。

《遇素琴》 作者:陳克海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4期

評語:80后土家族作家陳克海目光敏銳,聚焦當下,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物從知識分子、學生到富豪、中產家庭等都有準確的把握。《遇素琴》將視線集中在小人物身上,寫出了從山村進城的月嫂遇素琴對命運的抗爭,描繪出這一階層人物的自尊和勇敢,以及她們的脆弱和掙扎。相比起被服務的城市家庭人員的自私與偏狹,月嫂更顯大氣、干練、通達,關鍵時刻還會義薄云天。小說中那些無處不在的生活細節與細膩的心理描寫,都顯示了陳克海成為一個優秀作家的巨大潛質;同時,作家自覺將悲憫與同情放在小人物身上,也深刻踐行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方針。

散文獎

《尋覓不一樣的星空》  作者:景平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1期

評語:作者景平以一位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及文學寫作多年的作家目光,殷殷關注我們頭頂的星空,從家鄉到京城,從城市到鄉野,經歷無數個白天與黑夜,看那天空由曾經的灰色陰霾、暗淡無光終于到藍天再現、群星閃爍。由此痛切地再現了工業化污染造成的危及人類生存的嚴重后果;熱忱呼喚和謳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與奮斗;詩意而又滿懷激情地描述了美麗本真的自然星空,筆力醇厚,文理飽滿,耐人尋味,是一篇生態散文之佳作。

《天下萬安》 作者:李曉東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4期

評語:作者李曉東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勤奮姿態,筆墨簡煉又情感酣暢地書寫了江西萬安這方土地的悠遠歷史及現代紅色基因;并通過對與萬安曾有密切聯系的革命烈士曾天宇、少小參軍的康克清、南宋志士文天祥等人物故事的講述,頌揚了不畏強暴,慷慨犧牲,胸有大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國情懷及精神脈絡;同時亦用鮮活的現實描寫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追求最終化為萬千百姓的幸福與安康,令讀者向往。其敘述平和,開掘深遂,富有理性,可謂佳作。

詩歌獎

《人間的事物都是有光的》(組詩) 作者:楊丕梁   刊發于2020年《黃河》詩歌專號

評語:詩歌寫作或費力地抓住現實,或竭力地開顯想象,而在現實與想象之間存在著一個尤其值得書寫的巨大空間,楊丕梁的組詩《人間的事物都是有光的》,無疑在此空間內進行了有效的探索。詩作以此物意及他物,從實相幻生精神,反之亦然,往來與轉換從容、節制,情緒豐沛,審美向度端莊,字詞“像蛐蛐,它們把自己隱藏在明亮的叫聲里”,是一組優秀的詩歌佳構。

《回答》(組詩) 作者:熊焱    刊發于2020年《黃河》詩歌專號

評語:詩歌從閱歷中來,又去往無人經歷的世界。熊焱的組詩《回答》精心擇取了個人閱歷中不經意和不可逆的一個個小事件,以冷峻的內在視角進行無畏、寬闊的審視,繼而在詩人構建的拔地而起的精神高度上實現語言與旨趣的飛升。作品及物、堅固、自洽,于俗象中見神貌,內質和品相自然而我在,收放自如,是一組值得仔細品讀的優秀之作。

評論獎

《小說的律法與倫理》 作者:曾攀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5期

評語:作品展示出作者一貫的批評實踐風格與刀鋒,深厚的理論積累、敏銳的問題意識、宏闊的文化視野、系統的學理思辨,使其對“小說的律法與倫理”這一文學根本性命題的論析,持續獲得超越小說現象學的闡釋資源,所彰顯的是作者內隱而堅定的具有“時代感”的文學認知觀與文學批評觀。作品對當代小說敘事倫理與現實法則諸般價值敘事癥候的批判揭橥,以及對小說敘事倫理與現實律法之間實現價值經驗共識的學術構建,均指向于小說敘事倫理的“時代性”的革新與調適,探幽小說敘事倫理的“當代性”的形式話語與能指建設。作者以其對當代文學的審美釋讀與整體反思,直指當前小說所秉持的道德倫理與人性話語的觀念歧途,重申小說敘事的倫理可能與價值限度,完成了以個人思想經驗通達文體公共法則建設的學術實踐。

《權力裝置中的個體理想與歷史正義》   作者:金春平   刊發于2020年《黃河》第5期

評語:作者立足于對文本所表征的多重歷史經驗及其內在主體精神進行開掘,對文本所秉持的歷史文化價值觀進行精微的抽離、論證與演繹;作者以內隱的人本主義批評觀,對文本當中所構建的擬像世界進行解密,發現并整理“當代人”的機制性、本體性、精神性與悖論性的存在景觀,重繪身處于交疊意識話語裝置當中“人”的生命悲劇性存在;同時,作者對文本由現實主義視閾的“總體論”“典型論”“沖突論”的剖析,到對文本生命詩學視閾的敘事美學的“有機論”“構建論”“主體論”的闡釋,包含著作者對現實主義小說未來性與可能性的文體信心與判斷。作者對闡釋對象的思想內涵、敘事機杼、美學經驗所進行的價值賦義與意義生產的批評實踐,展現出其批評理論化與理論批評化的自覺追求與積極努力。

相關鏈接:

首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揭曉

第二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 評選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