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文獨家|“沒有人能打擾我,造一個我的次元” ——95后網絡作家的硬核和溫柔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虞婧  2023年06月20日08:32

“整頓職場”、“反PUA達人”、“清醒且自由”、“網生一代”,當大家談起“95后”“00后”時,總會想起這些個性化的詞語,這一代有著更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追求遵從自己內心感受的生活,熱愛時尚和創意。“引人矚目”的同時,他們也會被質疑責任心不夠、缺乏團隊意識等等。

當這些年輕的力量遇見網絡文學,便有了新的強勢動能。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年輕化是近年來網絡文學更新迭代的突出現象,“95后”“00后”已成原創主力軍,閱文集團2022年新增注冊作家中“00后”占比達六成,年度作家指數TOP500的新面孔中,“00后”占比提升10%。報告認為,“Z世代”用戶與生俱來的數字化生存體驗為網絡文學注入了靈活、敏銳、前沿的新鮮血液和勇往直前的銳氣。

固然網絡文學在“95后”新銳作家的筆下更加生機勃勃,“腦洞”和“梗”創意不斷,也同樣會被認為“輕松有余,深度不足”。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年輕的他們為了寫作都付出了什么,輕松的字里行間沒有更深遠的考慮嗎?他們面對的只有鍵盤和屏幕嗎?

要先往前走,路的模樣才會出現

1998年出生的輕泉流響從小學開始接觸網絡小說。我在某次會議上見到他時,覺得他雖然年紀小,但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穩重和冷靜。談起接觸網絡文學的契機,他說是受家里人的影響。“我爸爸每天下班后就喜歡拿著手機在沙發上看小說,我因為好奇就偷看了幾眼,然后便一發不可收了。”

到初中時,他萌生了自己寫小說的想法。輕泉流響嘗試了當時喜歡的仙俠題材,因為第一次嘗試從看到寫,文筆和內容都有許多欠缺,這一本書寫到了20萬字還是沒能簽約。到高中以,時間變得緊張,他只能在假期寫一寫、存存稿,玄幻、仙俠、科幻、同人的題材都會嘗試,多數是作為靈感保存記錄著,并沒有發出來。直到高考結束了,一直對寫作心心念念的他,才有機會正兒八經地開始寫小說,也獲得了人生中第一筆稿酬。“有六百塊!當時用這些錢給家里人買了很多禮物,我頭一次感受到了通過寫作獲得認可的喜悅。我寫出成績后才告訴家人,也沒有為了說服他們耗費時間精力。”

2021年7月,輕泉流響的《不科學御獸》在起點中文網上架。在此之前,他比較受歡迎的小說是同人小說(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在連續寫了600多萬字后,輕泉流響感到巨大的匱乏感,寫不出太多新意了。盡管也會擔心原有流量的消退(同人文作者轉原創的硬傷),他還是決定轉型突破,嘗試原創的全新的寵獸形象和世界觀。

確定要做一件事后,輕泉流響很有條理章法。他很明確自己更喜歡寫“治愈系”的輕松日常,所以要區別于偏斗蟲、斗狗等戰斗游戲的傳統御獸文,傳統的熱血戰斗固然可以讓人血脈僨張,但與萌寵的日常互動也能治愈現代的壓力人群。動筆之前,他分析了御獸文題材的內部豐富性和受眾群體,細致琢磨了人和寵物之間感情的表達方式。最終讀者在小說中看到了謎團和沖突,但沒有爾虞我詐和陰謀算計,更多的是一只只寵獸帶來的心靈溫暖和輕松愉快。

敢于嘗試和持之以恒帶來成果,《不科學御獸》富有神話與童話色彩,重新思索了人與動物的關系問題,引發讀者共鳴,在平臺均訂超9萬,位列2022年起點讀書月票年榜TOP10,輕泉流響還入選了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1年度)新人榜,作為《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95后代表作家作品示范,《不科學御獸》也于近期入選了第二屆“網文青春榜”年榜。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輕泉流響還是一貫的沉穩。“寫作心態上沒有什么變化,就是以前因為寫文社交比較少,現在可以通過活動認識一些同行朋友,有交流蠻好的。”在他看來,他們這一代寫作者有活力,能更快地把網絡上新穎的東西融入作品中,但前輩作家們擁有他們還不曾積累到的人生閱歷,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不會為了你的一句話,就被打倒在地”

“從2021年7月9日,到2023年6月9日,這場持續了快兩年的長跑,終于結束了。”1999年出生的三九音域近日完結了他的小說《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至完結,《斬神》在番茄小說客戶端的收藏已經有2100萬,閱讀人數超3000萬,同樣入選了第二屆“網文青春榜”年榜。

三九是在大學時開始寫小說的。“每天7點就從宿舍抱著電腦去找教室碼字,冬天還不開空調,只能一邊搓手一邊敲鍵盤……開始的那幾個月,每天稿費也就兩三塊錢。”到今天《斬神》成為網文圈的“爆款”作品,三九不是沒有受到過干擾。寫到第三卷的時候,故事的開展需要換地圖,但有一部分讀者質疑他要開始“灌水”了,評論不太友好。

“其實我是想表達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前兩卷寫的是‘熱血’和‘守護’的主題,第三卷我想加入‘思想覺醒’‘先驅’‘反抗’這樣深度一點的思想底色。可能有些讀者不太適應,覺得節奏變慢了沒意思就棄坑了。”三九是個溫和內斂的人,那段時間,他也經常懷疑自己,但還是按自己最初的規劃堅持下了下去,適當刪減,加快一部分劇情節奏,再跟上個地圖聯動,口碑才有了反轉。“要是大部分讀者的預期跟我的大綱有偏差,但是偏差不大,我是會試著改大綱的,我尊重讀者的合理意見。但是原則性的不會改。”他還是想讓讀者在享受閱讀快感的時候,也能體悟到更多的思想價值。

和95后作家的接觸中,筆者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堅持,有能力把許多有趣的現象和新穎的觀點通過故事傳達。他們也在網絡世界里遇到了不少挑戰,有的被質疑類型題材小、同質化寫作但還是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打破類型文的局限;有的被過激的讀者評論影響到正常生活,通過調整慢慢找回自己寫作的初心,回歸寫作回饋更多讀者;有的勇敢接受自己上一本書寫得不夠好的事實,給自己打氣,開一句“我是書沒寫好,又不是死了,下一本還能寫好”的玩笑。

雖以張揚個性著稱,但“95后”寫網文的年輕人身上也有著成熟和擔當,溫柔和耐心。“縱然千軍萬馬,能打敗自己的只有自己。”新生代寫作者的身上透出他們小說中不服輸的少年熱血和希望大家都能快樂的宅心仁厚。

“后浪”,讓青春不懼一切

6月11日,由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安徽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七所高校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網文青春榜”年度榜單發布。《道詭異仙》《我本以為我是女主角》《寄生之子》《寰宇之夜》《這游戲也太真實了》《魏晉干飯人》等14部作品脫穎而出,彰顯了“Z世代”獨特的閱讀風貌與文學表達。南京師范大學教授、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執行副主任李瑋介紹到,在以網絡文學為載體講述“中國好故事”的時代大潮中,青年是主體,創新是動力,這正是“網文青春榜”命名之由來。

活動上,起點讀書“字在青年”全國高校新銳作家選拔賽同步啟動。這一活動是為了激發校園群體網絡文學創作的興趣與潛力,挖掘更多網文創作的優秀“后浪”。賽事將設置原創、同人雙賽道,同人創作書單囊括《鬼吹燈》《慶余年》《全職高手》等經典網文IP作品,給予“Z世代”個性創作的充足空間和可能,作品滿3000字即可投稿。

“網絡文學的讀者主體是年輕人,這就要求多數創作者必須與青年實現共鳴。在這點上,年輕無疑是創作者的財富。” 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說到,“網絡文學的‘白金大神’作家中,80%寫作生涯都始于30歲之前,約26%的作家在22歲之前就開始寫作,這個年齡正是大學畢業之前,這群年輕人中的77%在25歲之前就已經有代表作了。”

除了層出不窮的新穎設定和強烈的故事感,95后作者在寫作時會深入思考作品的內容價值,不再滿足于簡單套路和浮于表面的短暫快感。比如95后科幻作家九月醬不再局限于傳統科幻符號的套用,曾任某大型公司駐外財務、在非洲工作多年的他,把當地的見聞、行業知識與想象力結合,完成了《大國科技》的連載更新,更多地在小說中融入了年輕一代的前瞻思索與家國情懷。00后作家慈蓮笙在15歲時就對非遺文化產生了興趣,她利用學校游學、家庭出游等機會,實地探訪當地的非遺技藝,她的《一梭千載》便是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杭羅織造技藝” 為主題。

“回眸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是當時新青年們對于社會強烈地關注、積極地參與,才不僅推動了文學的發展,也使中國社會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對年輕一代的網絡文學作家寄予厚望,“今天的網絡文學除了要繼續保持創新精神,也需要對社會現實保持關注,同時也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網絡文學結合,不僅僅寫出故事,更是以網絡文學為媒介,參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青春不懼一切,這些年輕人的個性和主見、專注和執著,終將凝結成富有生氣的中國故事和響亮的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