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營造學社早期社址在哪
來源:北京晚報 | 蓋建中  2023年07月20日07:16

中國營造學社是民國時期內務總長、代理國務總理朱啟鈐親自創建的一個重要機構,它從研究《營造法式》出發,為中國建筑史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當時的中國營造學社幾經遷址,近年來,關于其最初成立的具體地點,也是眾說紛紜。

關于中國營造學社成立的時間和地點,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據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任夫人、林洙女士所著的《叩開魯班的大門》介紹,營造學社成立于1930年2月,地點在寶珠子胡同7號,后遷往中央公園東朝房。書中這樣介紹:“1930年2月,中國營造學社正式成立。地址就設在朱啟鈐宅內(北平寶珠子胡同7號),在寓所大客廳右側的房間。最初亦未掛牌,室內只有三張書桌、椅子及書架,陳設極簡單。每天來上班的只有3人,陶洙、闞鐸和宋麟徵。至1932年,社址始由朱宅遷到中央公園內的東朝房。”

第二,據朱啟鈐的長子朱海北的《中國營造學社簡史》一文,營造學社成立于1930年3月,地點在寶珠子胡同7號,后遷往中山公園西朝房。文中這樣說:“1930年3月,中國營造學社在北京寶珠子胡同七號正式成立……1932年7月,因社址不敷應用,商得中山公園董事會同意,遷至天安門內西朝房為社址。”

第三,關于營造學社在中山公園的社址,中山公園副園長姜振鵬所寫的《朱啟鈐·北京中山公園·中國營造學社》一文認為,營造學社成立于1929年6月,地點在寶珠胡同7號,后遷往中山公園西朝房。文中這樣寫道:“在朱公的積極倡導和親手操辦下,1914年10月10日,社稷壇正式作為公園對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1928年改為中山公園。……1929年6月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資助下,由朱啟鈐先生創立了中國營造學社。……社址開始設在北平寶珠胡同七號,1932年遷入中山公園。租用社稷街門以南的七間西朝房內辦公。1937年‘七七事變’后,學社遷往四川李莊。”

這三篇資料,對于“營造學社”的成立時間就有1930年2月和1930年3月、1929年6月三種說法。

同濟大學博士崔勇的論文《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對學社成立的時間進行了考證,根據朱啟鈐《中國營造學社開會演講詞》的發表日期(民國十九年三月十六日),他認為學社成立的時間應該是1930年3月。

第四,崔勇的博士論文《中國營造學社研究》還提到:“中國營造學社最早在朱啟鈐故居趙堂子胡同的舊址,后遷往珠寶子胡同7號。”其中趙堂子胡同的朱啟鈐故居確有其事,但此宅是否曾經用于營造學社辦公有待考察,而且“寶珠子胡同”變成“珠寶子胡同”,顯然就是誤傳了。

第五,又有一位文化名人陳光中寫了一套圖文并茂的書——《風景:京城名人故居與軼事》,里面有一章寫趙堂子胡同的朱啟鈐故居:“1931年,朱啟鈐和女婿朱光沐合資買下北京東城區趙堂子胡同的一處宅子,他親自設計督造,完全按照《營造法式》的方法進行建筑,所聘請的木工、彩畫工都是參加過故宮施工的老工匠。建成后,前半部分為營造學社使用,后半部分為朱氏眷屬居住。……朱啟鈐的這處故居在東城區趙堂子胡同3號,宅院的大門遠高出胡同路面,左右兩座石墩把門,頗有氣勢。院內建筑風格甚為特殊:一條長廊將東西八個院落分成兩部分,又聯合結為一體。這八個院落自成格局,屋外均有回廊環繞,用料考究,工藝精細……”

陳光中的文章寫得繪聲繪色,說朱啟鈐故宅的建造是“完全按照《營造法式》的方法進行建筑”,這話著實讓筆者激動了一小陣子。但是林洙老師提醒我,營造學社至遲成立于1930年,如果這宅子是1931年才買下的,又怎么可能充當學社最初的社址呢?況且1931年陶版《營造法式》剛剛出版數年,當時對于人們宛若天書,無人能懂,那么又如何能夠“完全按照《營造法式》的方法進行建筑”呢?

總之,營造學社在1932年以前的地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寶珠子胡同7號之說(林洙、朱海北、姜振鵬),現在情況不明;一種是趙堂子胡同3號之說(崔勇、陳光中),現在是外交部職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