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馨香沁姑蘇 ——第15屆江蘇書展綜述
第15屆江蘇書展現場。施向輝攝/光明圖片
線上線下實現總銷售額25602萬元、同比增加365萬元;蘇州展場零售1043萬元、首次突破千萬元;蘇州展館入館客流12.6萬人次……7月7日,為期五天的第15屆江蘇書展在蘇州落下帷幕。自2011年首屆舉辦以來,江蘇書展已茁壯成長為推動全民讀閱、建設“書香江蘇”不可或缺的標志性平臺,成為江蘇人民每年夏季翹首以盼的文化嘉年華。
提供關于閱讀的多元體驗
今年江蘇書展共有超過10萬種出版物參展,相較往年再創新高。在展銷好書的同時,書展還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圖片展、“尋蝶探秘,守護生態家園”圖片展、蘇式書香文化體驗空間等一系列與“書”相關的專業展陳和體驗活動,打造“沉浸式”書展。
作為江蘇省域書展,江蘇書展重視將本土文化、“蘇版”圖書融入觀展體驗中。本屆書展上,《金陵四十八景》《同治蘇州府志》等新書首發,“書話文脈”“大運河岸邊的運河時光”等閱讀分享活動講述江蘇悠悠文脈。
走進蘇州文學風采展區,三千年吳地文脈濃縮為可觸摸的立體展陳。“我們根據古籍中對‘龍鱗裝’的形容和描寫,以長條底紙為軸,將書頁右端錯落粘貼,復刻了這種傳統的裝裱工藝。”該展覽策展人殷文秋介紹。
打造讀者和作者雙向溝通的“橋梁”
“我本是理科生,因語文老師的引導愛上古典文學。我認為評價語文老師的關鍵在于能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7月4日下午,在《陸游十講》新書分享會的交流環節,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說。
歷年來,江蘇書展都極為重視名家的“磁吸效應”。今年,蘇州展場舉辦閱讀推廣活動190余場。“從2011年參加首屆江蘇書展開始,我每年都來。書展不僅提供了與讀者、書法愛好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能夠檢驗作品生命力,激勵我們不斷創作。”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表示。15年來,孫曉云已經在江蘇書展上推出了將近30種與書法有關的書籍。
江蘇書展在服務青少年讀者方面不斷優化。本屆書展首次與2025全國少兒圖書交易會同期舉辦,共有45家出版單位攜近萬種童書參展,涵蓋繪本、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等多個類別。“你的靈感來自哪里?”“編故事怎么安排角色?”在“大地上的童年詩篇”閱讀分享會上,稚嫩的提問不時響起。“孩子們的內心柔軟,通過書展的分享平臺,聽一聽童言稚語,創作會更鮮活。”兒童文學作家王一梅說。
書展已成為江蘇人的“文化鬧鐘”
江蘇書展不只是書籍的展銷平臺,更是一個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和文脈傳承的盛會。
本次書展設置“舊書新知”展區,邀請孔夫子舊書網、中國書店、上海古籍出版社、蘇州古舊書店、文物出版社等單位攜帶大量舊書參展,讓讀者體驗一把淘舊書的快樂。
“這是孔夫子舊書網首次參與江蘇書展,帶來了1000多種古籍舊書,相當一部分與江蘇有關。”孔夫子舊書網負責古舊書銷售的趙向濤介紹,展出的古籍中最珍貴的一本當屬《范文正公尺牘》,此書是明嘉靖年間江蘇文正書院刻本,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書展的惠民力度也越來越大。鳳凰新華書店集團共發放總額3000萬元的購書現金券和優惠券,各大參展出版社普遍打出六五折的折扣。展會現場設立12個直播間,在網絡購物軟件上搜索“江蘇書展”可直達江蘇書展線上分會場,享受相應折扣。
2024年,江蘇全省居民綜合閱讀率90.3%,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5.5本,均位居全國前列。書展15年,已成為江蘇人心中的“文化鬧鐘”。正如《書船長載江南月:文學山房江澄波口述史》中所述:“書因人聚,有愛書的人在,書香文脈就不會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