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網絡文學發展精準把脈、指引方向—— 第八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舉行
來源:文藝報 | 劉鵬波  2025年07月21日07:10

7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網聚創新力量 文映萬千氣象”為主題,緊扣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這一核心,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旨在激發精品創作活力、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助力優秀作品出海。近60位網絡作家、專家學者,百余家網絡文學、動漫、影視企業代表,多地行業主管部門代表,網文愛好者等參加開幕式和主論壇。

“網絡文學行業要加強精品創作、實現破圈發展、推進網文出海,努力開辟網絡文學發展的新境界,造就浩浩蕩蕩的世界文化新浪潮。”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網絡文學創作要提高創作質量,不斷推出標志時代刻度的優秀作品,增強精品意識,提升文學品質,創新題材類型,推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抒發人民心聲的精品力作;要推進破圈發展,以源源不斷的內容優勢,提升文化新業態的內涵品質,以優質網絡內容引領視聽行業健康發展;要實現網文出海,注重海外調研,加強選題規劃,鼓勵網絡作家既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更要向世界講中國的好故事,推動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派的網絡文學IP走出去,提升數字時代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深耕創作沃土,激發創新活力

主論壇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達到495.50億元,同比增長29.37%;截至2024年底,網絡文學作品累計規模達4210萬部,較2023年增長超420萬部,增長幅度11.19%;網絡文學IP改編量為83250部,同比增長14.55%;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48.15億元,同比增長10.68%,我國網絡文學出海作品總量(含網絡文學平臺海外原創作品)約為75.09萬部(種),同比增長7.92%;截至2024年底,我國網絡文學平臺駐站作者總數約為3030.1萬人,同比增長3.44%;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6.38億人,同比增長16%,為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用戶規模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作品(11.19%)和作者(3.44%)的增速,網絡文學正在步入以用戶和消費轉化為核心的新階段。

主題演講環節,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網絡作家蔣勝男圍繞“網絡文學的歷史敘事與中華文明傳播新局”這一話題,從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的雙重視角談到,網絡文學成為數字時代的新興文化形態,以強大的生命力、親和力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她認為,網絡文學是今天這個時代的“新樂府”,講述故事的權利回歸到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手中,他們以最本真的視角記錄和講述著“人民與人民之間”的故事。這種源自生活深處的敘事,天然具有破除隔閡、直抵人心的力量。

“一個好的IP所具備的影響力、傳播力和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而自帶流量的爆款IP也為創新消費場景等帶來了超多的想象空間。”閱文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謝蘭芳在題為《以IP之力,點燃消費增長新引擎》的演講中介紹了閱文集團在IP發展及打造消費新場景方面的成果。他認為,IP之所以能成為消費增長新引擎,其底層邏輯在于優質IP是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深度統一體。IP是情感連接器、價值放大器和生態融合劑,要積極擁抱IP商業化,探索新體驗新場景,共同挖掘好故事的無盡可能。

知乎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源以《“短”見長——網絡文學產業發展中的新實踐》為題,分享了知乎在“短內容”領域探索網絡文學發展的獨特路徑。他談到,有感染力的內容從來不是“生成”出來的,而是“成長”出來的,“尤其在AI盛行的今天,生成內容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但我們要始終相信:真正動人的內容,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

“強大的AI離不開能提出無窮問題的人類,即便在AI時代,人類依然會在解說與創造中持續前行。”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圍繞“AI時代的知識生產”,探討了在AI時代的知識生產語境下重新發現人的獨特價值的重要性。他特別推薦了由茅盾主編的《中國的一日》,書中收錄近500篇由當年各階層民眾寫的1936年5月21日當天的生活百態,茅盾寫道:“從全國各地涌來的投稿之眾多而且范圍之廣闊,使我們興奮,使我們感激……并且使我們深切地認識了我們民族的潛蓄的文化的創造力有多么偉大!”羅振宇認為,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內容創作者在與AI海量信息協作時,可以通過自己對意義的追求、對道德的判斷和對困境的體認作出選擇。

番茄小說執行總編輯、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以《推動網文視聽融合,繁榮新大眾文藝》為題發言。他觀察到,網文與視聽內容的融合正在加速,微短劇的興起為網文可視化開辟了新路徑。不論是網文IP還是微短劇劇本,精品內容都是行業持續繁榮發展的立足之本,“當網絡文學的想象力與短劇的感染力相結合,必將催生更繁榮的新大眾文藝”。

在開幕當天舉行的“IP之夜”上,《下一站,彭城廣場》《垂直起飛》《我本無意成仙》等入選“年度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劍來》《九重紫》《斬神之凡塵神域》等入選“年度優秀IP轉化作品”。首屆北京地區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獲獎作品同期公布,19部作品入選推薦名單。現場還發布了網絡文學轉化微短劇計劃,并為“北京網絡文學創作基地”揭牌。

探討網絡文學發展的新方向、新路徑

本屆大會以創新發展、精品創作、高質量發展為重點,舉辦了四場不同主題的分論壇。

以“新精品:網絡文學+原創力”為主題的創作評論分論壇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網絡作家齊橙圍繞激發網絡文學和微短劇等新大眾文藝創作生產活力、加強網絡文學的原創力等作重點發言。石一楓、血紅、何常在、驍騎校、攜愛再漂流、李林榮、田志國、謝思鵬等作家、評論家就原創力與精品創作、評價體系與轉化傳播等話題展開對話。大家表示,要進一步加強精品創作,提升網絡文學原創力,推動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建設和完善,拓寬網絡文學轉化傳播渠道。

科技賦能分論壇上,王晨、麥蘇、蘇小蘇、王梓行等行業代表、網絡作家圍繞“新驅動:網絡文學+引領力”這一主題,重點探討了ChatGPT、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等對網絡文學及其上下游產業在內容生產、傳播體驗、呈現形式、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影響,共話科技賦能網文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路徑。大家認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書寫要扎根現實,反映我們真實的生活和情感,同時也要有網感,抓住網絡時代的新現象、新問題、新語言,嘗試用適合網絡時代的方式講好故事。

版權保護分論壇以“新機制:網絡文學+驅動力”為主題,來自司法界、學界、行業協會及各頭部平臺的代表共同探討技術革新浪潮下,如何完善網絡文學版權保護體系、激活產業新動能。論壇上發布了《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實務藍皮書》、網絡文學“快保護”機制兩項重要成果。與會者表示,相關部門和創作者應在版權保護標準制定、侵權信息共享、維權技術研發、版權意識宣傳教育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強大的共治合力,有效應對新技術環境下的版權保護難題。

以“新力量:網絡文學+創造力”為主題的青年分論壇,旨在為青年網絡作家搭建創作交流、思想碰撞、激發靈感的平臺。 論壇上發布了2025年“北京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青年創作計劃”15部入選作品、“2024年北京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青年創作計劃”主要成果,并啟動了“百位網絡作家青春行動”。圓桌對話環節,7位青年網絡作家就“青年作家如何網聚青春正能量”展開對談。大家認為,青年作家不僅是故事的講述者,更是時代精神的書寫者和青春正能量的傳遞者。要心懷“國之大者”,深耕創作沃土,創新表達方式,為網絡文學繁榮發展注入活力。

大會期間,宣傳長廊與主論壇同步開放,吸引眾多參會者駐足。長廊通過實物產品、互動演示、沉浸式體驗等多種形式,集中宣傳“網絡文學+”新業態的最新成果,從AIGC輔助創作工具到經典IP轉化案例,直觀呈現了網絡文學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