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阿英在天津的22天
來源:文藝報 | 鮑國華  2025年07月24日08:31

2025年3月,錢榮毅先生和中國現代文學館合編之《阿英日記手稿》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這是迄今為止阿英先生的日記手稿首次大規模地影印出版,不僅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獻價值,還為研究1940至1950年代的中國文學以及阿英本人的生平經歷,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1949年春,阿英先生完成了對大連工廠文藝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后,曾在天津短暫停留,隨即赴北平參加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同年8月13日,阿英從北平來到天津工作,直到1951年夏天調回北京,擔任華北行政區文聯主席。在天津近兩年的時間里,阿英先是就任天津軍管會文藝處處長,軍管會撤銷后,改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長,后又當選為天津市文聯主席兼戲劇家協會主席,領導天津解放初期的文化工作。阿英在文學藝術諸多領域的廣泛興趣和突出成就,以及出色的組織和管理能力,使他成為以上職務的不二人選。他為天津從解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文化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次影印出版的《阿英日記手稿》,包括《平津日記》,其中1949年8月13日至9月3日一段,撰寫于天津。這22天的日記,較為詳盡地記錄了阿英在天津的工作和生活。

阿英于1949年8月13日抵津,當天即撰寫了日記。此后逐日記錄,至9月3日不曾中斷。阿英記日記的習慣,與魯迅相近,惜墨如金,如流水賬,只是簡要記錄一天之內經歷的人和事,大多以簡筆書之,絕少鋪陳渲染,更不披露自家的感受和心境,可謂質樸無華。對日記而言,文勝質則史。阿英日記又不避瑣屑,事無巨細,均予以記錄,體現出鮮明的日常性,獨具一格。這類日記的擬想讀者,往往只有作者自己,因此不以表演性見稱,表面上信息有限,反而更為真實可感。以上種種,使阿英日記更具有史料的可靠性,可以作為研究作家生平和中國當代文學的信史。

在這22天里,工作無疑是重中之重。由于正值解放初期,百廢待興,天津的文化事業亟待重建,擔任文化工作領導者的阿英,馬不停蹄,幾乎每天都處于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中。抵津后的第二天,即8月14日,“早飯后,到文藝處開會,會[匯?]報各部門情況,并提出需要解決之問題”。8月17日,“與黃部長商定,先成立文委,并草擬計劃,交市委討論……晚飯后,黃敬同志派車來接。對新擬計劃,無意見”。8月20日,“晨,往文藝處開會,討論新的組織計劃,及文聯籌備會事宜,至午后二時許結束……三時,至赤峰道文教部,訪黃部長,談文聯事”。8月22日,“午后,至藝術館,開文聯及各協籌備會”。8月23日,“二時半,至赤峰道文教部開部務會議,盡報社、電臺、文藝處三報告,已八時”。8月24日,“晨至文藝處,開文聯籌備會,至午后二時完”。8月25日,“午后三時,至文教部開部務會議”。8月26日,“上午,至文藝處,與劇團同志開劇本會議,至十二時許完”。8月27日,“到文教部開部務會議,六時完”。8月29日,“早飯后,至文藝處開會”。8月31日,“去文藝處,討論處內諸問題。至一時始返”。9月1日,“九時去文藝處開舊劇科會議,十二時半完”。9月2日,“晨飯后,至文藝處開會”。9月3日,“開文藝界代表會”,被選為負責人,“填寫各議案署名”。此外,阿英還頻頻接待文藝界人士的來訪,接洽工作及處理各類私人事宜。抵津當天即8月13日,入住鎮南道(今睦南道)招待所,遇到前一天來津并寓居于此的茅盾夫婦。此后數日間,與艾青、嚴斐、蔡冰白、賀賓、胡夢華、何遲、穆木天、彭慧、蔣錫金、王林、白云鵬、何永奎等見面。8月30日,田漢之弟田沅在天津去世,阿英參與處理殯葬事宜,并接待從北平來津的田漢,直到后者9月1日返回北平。當然,日記中不盡是對工作的記錄,一些細節也頗能體現阿英的真性情。8月23日日記記載,“文聯新聞刊出,籌委名單過于內部化,明日會議,將設法糾正之”。是否糾正,未見記錄,但阿英對原則問題的堅持,從中可見一斑。

在這22天的日記中,有關戲曲的記錄較多。天津是北方戲曲重鎮,演出市場發達,戲迷眾多,于戲曲藝人,更有“北京是出處,天津是聚處”之說。阿英關注戲曲事業和戲曲藝人,既與他本人的興趣相契合(阿英對戲曲頗為熟悉,并曾將自家話劇劇本《洪宣嬌》改編為京劇),又是其作為文化事業領導者的職責所在,因此戲曲在阿英日記中有較多記載。8月15日,“李少春、袁世海、翁偶紅[虹]一行來訪”。8月18日,“同去皇宮訪[李]少春,不在,到中國戲院,又不在,到國民飯店,亦不在,乃留條”。8月19日,“與云兒母女去中國[大戲院]看少春及世?!兑柏i林》,杰作也?!?月25日,“收到梅蘭芳信”。8月29日,到平安戲院看戲,“戲碼為楊韻[榮]環《起解》《會審》及譚富英、小[筱]翠花《坐樓殺媳[惜]》”。

除記錄繁忙的工作,以及與天津市委市政府及文化部門的管理者和文藝界人士的頻繁交往外,阿英和親友的日常生活,在這22天的日記中也有詳細記錄。8月14日,即抵津的第二天,阿英與艾青至羅斯福路(今和平路)漫步。8月17日,“到文藝處借二萬元,為云兒買維他命B、C,用去一萬三千元。又買雜物、香煙等,三四項盡矣”。8月23日,為生病的女兒“買橘汁一聽,三五○元……云兒昨夜食藥后,今日已較好。食橘汁后,病勢更減輕”。對家人的關愛,使阿英這一天的日記一改惜墨如金的風格,舐犢之情,洋溢其中。同時,日記對物價的記錄,也成為研究天津解放初期社會生活史的可靠史料。由于正值暑熱,日記中還有多次“食冰”的記載。如8月26日,“至起士林(天津擁有百年歷史的西餐店,以法式、俄式西餐和各類西點、冷飲知名)食冰而歸”。8月27日,“與云兒母女到羅斯福路漫游并食冰”。8月28日,“吃冰淇淋”。值得關注的是,盡管阿英工作繁忙,在短短22天的日記中,卻有多次買花的記錄。如8月18日,“歸途中,買華[花]一束,插瓶”。8月21日,“與云兒母女同訪嚴斐夫婦,同至市政府公園散步,十一時買花而回”。8月22日,“買夜來香一束而歸”。天氣炎熱,工作緊張,但生活情趣和質量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日記對阿英的個人興趣愛好也有所記錄。如8月14日,“誤將人面獸身俑墜地,碎,須待補綴,終不成完品矣”。似乎砰然有聲,痛惜之情,顯現其中。8月21日,“登記在平新買書籍……晚,看畫拓?!?月22日,“登記在平新買書竟”。8月29日,“燈下,重看拓片,選出十件,待其回平抑價,又錄其會目備考,至三時許始就寢”。9月3日,“啟第十箱,取出造象[像]、瓦、磚、銅器拓片各一部加以整理。至一時許完”。于文學藝術,須臾不離,情之所鐘,躍然紙上。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呈現出阿英在文學家、學者、收藏家和文化事業領導者以外的更為樸實親切的形象。阿英之所以在文藝創作(詩歌、小說、散文和戲?。⑽乃嚺u、學術研究(近代文學、民間文學)、書刊和文物收藏、文化組織和管理等不同領域均取得引人矚目的杰出成就,除天賦和努力外,也和他廣泛的興趣、對家人的關切和對生活的熱愛密切相關?!栋⒂⑷沼浭指濉繁4媪素S富的史料,也使阿英的形象更為鮮活可感。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