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千三萬《我敬人間》:答人間百問、述行業困頓、與現實共振
來源:網文視界(微信公眾號) | 翟羽佳  2025年08月01日08:53

簡介

《我敬人間》是千三萬基于自己的真實生命情感體驗創作的一部行業類網絡文學作品。該作聚焦醫療康復與園藝治療行業,書寫行業的人情冷暖、困頓現實和發展愿景,同時對弱勢群體深陷身體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困境給予了真切呈現。在文本中作者以巧妙安排、相互串聯的敘事結構展現行業精彩紛呈的人與事,并以此為中心向廣闊社會現象輻射,以行業發展探討社會議題,以行業之事觀察命運明暗,以人性之光表達關懷慰藉,在溫情敘述中答人間百問,在真摯書寫中引發讀者深刻的思考。

推薦語

呈現新時代各行各業風雨前行的奮進面貌、書寫青年一代風勁帆滿的成長篇章、關照廣闊現實的新風新貌、奏響新征程的昂揚旋律是近年來行業類網文的創作趨向。閱文新手作家千三萬積極迎合這一方向,將創作主題與時代社會接壤,以溫暖含光的人文關懷創作理念,為網絡文學讀者奉上了一部正在連載的行業類現實題材真誠之作——《我敬人間》。

延伸閱讀

基于自己的真實生命情感體驗,千三萬在創作《我敬人間》時聚焦醫療康復行業主題,以此為中心,在敘事安排中用一個個的“小人物大事件”向外輻射,細致而又深刻地描繪了醫療康復行業中的人與事。從生理身體上的康復問題講述,到病患的心理困境的關注,作者以園藝理療為之提供精神療愈為身體康復敘述的并行線,呈現出園藝理療師這一小眾行業精彩紛呈的現實面貌。同時作者又沒有因襲一般的行業文學創作,僅僅停留在對醫療康復這一行業的現實揭示和知識普及上,而是對小眾行業發展困頓、園藝精神治療方式、醫鬧醫患現象、殘疾人群體的精神問題、孤獨癥、抑郁癥乃至青年“工作狂”群體、子女教育的矛盾探討、中學生升學壓力等廣闊而貼合現實的社會議題給予了深切關照,通過行業之事揭示社會議題,通過行業之人觀察人性明暗,從而表達對社會現實人生的關懷,對人如何生存的問題的思考,在看遍人生無常、看到人性有光的敘述中答人間百問。

這一溫暖含光、洞察宏闊的人文關懷創作理念,超越了行業的界限從而延伸擴展至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小說主線講述女主角應屆生許南風帶著職業焦慮成為一名康復治療師后,在幫助和見證著各位不幸病患從一蹶不振到重拾生存希望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我價值、實現自我成長的勵志故事。男主角林景仰是一名園藝治療師,他們一個關注身體的康復,一個關照心靈的回歸,但作者并非按照尋常構思把二者的愛情線或者過于戲劇化的感情、利益糾葛作為作品的敘事之重,而是將感情線弱化,把更現實的社會問題放置到行業書寫中,關注行業內人的真實生存狀態,將康復治療行業中諸如親子關系矛盾、職業焦慮和發展困境、醫患之間的信任難以建立等等真實問題做出大篇幅呈現,以真實底色的層層鋪繪,實現了題材與時代社會的接壤,由此擴大了題材的表現范圍,提升了作品的廣闊度。

以行業直現的人間百態為縱,以百態生命發出的困惑為深,《我敬人間》滿懷社會責任感地反映了弱勢生命群體的生存艱難。從考取重本卻意外殘疾的廖穿林、身患自閉癥的“星星的孩子”楚延新、無法行走的小朋友勉勉和病友木木,到晚年接連失去兩個孩子的丁興旺夫婦、拼命工作不顧健康的代禮、升學壓力太大而抑郁封閉的高三生李晴,千三萬通過對這些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病患人像的個體描繪,取代了單純的象征符號書寫,在敘述中表達自己對這些社會問題的態度傾向,為生命的意義發問,又落筆溫情作答。“肯納癥(自閉癥)很多會被上天切斷與其他人的社交共情能力,但似乎沒有切斷他們和父母親人建立親情的通路。”如作者所言,縱使他們身體不夠健全,但他們同我們一樣生來就有渴望愛的靈魂。作者以充滿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文學創作為他們發聲,也促進我們對健康、工作、家庭、親子關系等關乎自我生存的基本問題重新思考,呼吁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就業困境與精神壓力,從而使得寫作突破了行業的桎梏而普及到整個社會。

文學僅僅呈現現實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情感,這種情感還必須是真摯的情感,既不應有功利偏私過于高歌贊揚,也不該是虛假情感的無病呻吟,千三萬很好地平衡了這一點,她以真摯純誠的寫作態度給予了這部作品的另一個閃光點。近些年部分行業文創作者時有劍走偏鋒,通過對自己所熟知的行業知識或內幕做出大量揭秘式的書寫來博眼球,有些作者甚至直接在文本中插入很多未經純熟藝術加工且完全不考慮讀者群體接受能力的專門知識,看似“高大上”拔高了作品的水準,但實則有炫技和注水的嫌疑。千三萬以真摯淳樸的書寫初心規避了這一點,從敘述中的語言和情感指向兩個方面便可看出。一方面,針對作品的行業選題略顯小眾這一情況,作者不輕易將晦澀術語放進文本,而是盡可能采用俗常化、生活化語言加工后再將其置入合適的情節語境,這既增強了作品的知識性、可讀性,也不影響作品的文學性。例如在介紹園藝療法時作者是這樣引入的:“許南風回去在網上查詢園藝療法,結果讓她意識到自己確實孤陋寡聞。國內外都有許多園藝療法的案例,植物的生長榮枯,對應人的生老病死。人在植物的互動當中,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刺激,讓人在同樣的生命規律里得到共鳴,或放松,或感悟,或啟發,來治愈心靈。”作者以準確的文學語言將之自然放進情節做出科普,避免生搬硬套。另一方面,作者將真摯感情融入客觀文本構思,實現了由行業觀察到專業寫作的轉換。《我敬人間》中,千三萬并未因這一行業的服務和醫療性質就對其全篇大加歌頌,而是力求做出客觀準確的描繪,因而我們既能看到這一行業的榮光,亦能讀到團隊之間的質疑爭斗和暗自對立的另一面。同時在對弱勢群體的關照上,作者沒有發出那種帶有可憐意味的、同情弱者的喟嘆,而是照耀出一種鼓舞人心、積極改變的力量光芒,因而作者寫道:“在渺小的不可見的希望里等待自己恢復從前是最難熬的事情,這段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你可以告訴他要想變好需要多大的代價,而不是不痛不癢的一直安慰他:‘你可以好起來的再等等,再等等。’”這也顯示作者真正站到了患者的角度,明白單是一味給予言語安慰無法真正改變他們,可執行步驟才是努力的方向和真正的希望所在。

事實上,《我敬人間》作為新人作家之作,也必然存在著一般行業文學在創作過程中所難以避免的弊端,例如缺乏具有歷史深入感的思考、敘事節奏在張弛度上把握不夠等。但總體而言這部作品瑕不掩瑜,千三萬以精彩鮮活的書寫,反映出貼合人民、貼合時代的社會生活,在對殘疾人、孤獨癥等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精神困境的思索中閃耀著人性光輝,在康復行業的故事講述中描繪出廣闊社會圖景,期待作者能夠一直保有這份帶有善意的明凈文心,走向未來更純熟的創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