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四大名旦”的抗戰情懷
來源:北京日報 | 戶力平  2025年07月31日16:51

前為程硯秋,后左起尚小云、梅蘭芳、荀慧生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各自創立的獨特表演藝術流派,在京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戰時期,這四位京劇大師不與敵寇合作,不為敵人所利用,且以編演劇目借古喻今,在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中宣傳救亡圖存、抵抗外敵,展現了藝術家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氣節。

程硯秋罷演退隱京郊

七七事變不久,北平淪陷。日偽當局為了粉飾太平,要求北平梨園公益會出面組織京劇界為日軍唱戲、捐獻飛機。迫于日偽當局的壓力,北平梨園公益會邀請程硯秋等名角演出,但遭到拒絕,程硯秋義正辭嚴地說:“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獻機’義務戲的事,我程某人寧死槍下也絕不從命!”有人擔心他硬頂會導致日偽當局報復,程先生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會連累大家!”

1941年,程硯秋赴上海演出程派名劇《鎖麟囊》等,慰問困居“孤島”的上海民眾。當他乘火車從上海演出回京,在前門車站剛一下車,早已守候的特務和日本憲兵便圍攏過來,借口檢查,把程先生拉入站內小拘押室問話。二十多個特務、憲兵一擁而上,將程先生團團圍住,拳打腳踢,企圖捆綁他。程先生毫無懼色,仗著學戲時練就的一身武功,把敵人打得紛紛倒退,不能近身,然后瞅準一個空隙沖出拘押室,脫離了險境。回到家,他對夫人說:“我程某就是不給日本人唱戲,看他們到底能把我怎么樣!”

為躲避日偽的騷擾,程硯秋告別舞臺、息演退隱。1943年7月,他將家具、書籍等搬到北平西北郊青龍橋穿堂門胡同。安置好后,他購買了十幾畝田地,添置農具、牲畜等,從此身穿粗布衣,身居農家院,每日粗茶淡飯,以耕田為樂。

程硯秋隱居青龍橋后,日偽當局仍不放過他,常到青龍橋探查,到程家“查戶”。1944年2月的一個深夜,日本憲兵突然闖進程先生的家中,恰巧那天他出門未歸,才躲了過去。程先生憤慨地說:“國破家亡,個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讓他們來吧!”日子一久,敵偽特務們發現程硯秋先生每日里扛著鋤頭,啃著窩窩頭,下地勞作,實在查不出什么名堂,每次跟蹤都是掃興而歸。直到日本投降后,程先生才搬回城里的寓所,重登戲劇舞臺。

荀慧生籌款慰勞抗日將士

日寇侵占東北三省后,荀慧生毅然拒絕優厚待遇,不去東北為日本侵略者演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溥儀做壽,派人到北平請荀慧生到新京(長春)參加慶賀演出,并愿意出高價,遭到拒絕。為免遭迫害,荀慧生立即出逃。在他出逃的次日,日偽就發出了對他的通緝令。雖然沒有抓到荀慧生,但荀家的宅子卻被日偽漢奸霸占。

1935年5月,荀慧生在武漢漢口大舞臺先后演出《十三妹》《荀灌娘》《大英杰烈》等具有抗爭、奮斗情節的大戲,鼓舞民族士氣。

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不久,荀慧生便前往前線慰問29軍抗日將士。當他得知部隊沒有飛機抵抗不了日軍的空襲后,回到北平便舉辦了七天籌款義演,多位名伶積極響應,參加演出活動,隨后將籌得的善款慰勞前線將士。

盡管在淪陷區中那些具有現實性和斗爭性的劇目很難通過日偽當局的審查,但荀慧生憑著自己過硬的表演基本功,巧妙地在普通劇目中,通過各種式樣的唱、念、做、打,盡可能地加入宣傳抗日的元素。他在代表劇目《丹青引》中,把亡國之痛、仇敵之恨表現得淋漓盡致。

梅蘭芳蓄須明志告別舞臺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梅蘭芳參加了京劇界在北平的義演,積極為抗敵受傷的將士們籌措醫藥費。

為了宣傳抗日,梅蘭芳與葉玉虎、許姬傳等搜集資料,用三個月編演了《抗金兵》,首演于上海天蟾舞臺。隨后,梅蘭芳又想編演一出以青衣唱做為主的愛國戲,于是把齊如山根據明代傳奇編寫的京劇《易鞋記》改編為《生死恨》,以古映今,表現淪陷區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1936年2月26日起在天蟾舞臺公演,場場爆滿。其中《夜訴》一場,梅蘭芳的唱做打動人心,服飾、道具、舞臺布景也襯托出韓玉娘國破家亡、凄清孤苦、盼望親人的悲哀景狀。

1937年11月,日寇占領上海,此時梅蘭芳正在申城,日偽當局幾次邀他出場為日軍頭目演出,均遭到他的拒絕。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不久,香港被日軍侵占。身在香港的梅蘭芳開始不再剃胡須。友人問他是否打算留須,他指指上唇,嚴肅地回答:“別瞧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用處。日本人假定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

果然不出梅蘭芳所料,日軍駐香港司令酒井派人強請梅蘭芳到日軍司令部。一見面,自稱看過梅蘭芳演戲的酒井驚訝地說:“您怎么留須了?像您這樣的大藝術家,怎能退出舞臺?”梅蘭芳鎮靜地回答:“我是唱旦角的,年歲大了,扮相不好看,嗓子也壞了,已經完全失去了舞臺演出條件,唱了快四十年的戲,早應該休息了。”此后梅蘭芳擺脫日軍的糾纏,于1942年夏天回到上海。日偽政府又不斷派人找上門來讓其演出,均遭到梅蘭芳的拒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僅一天后,梅蘭芳就剃掉長須,參加在上海進行的救濟災民慈善義演,一時民眾歡聲雷動,籌款達50萬元。

尚小云拒絕為漢奸演出

1931年日軍侵占東北三省后,成立了偽滿洲國,扶持溥儀做了傀儡皇帝。1932年3月,為舉行所謂“登基慶典”,日本專門派人到北平,以每場酬金5000元的高價,邀請尚小云來新京演出。尚小云言道:“酬金確實很高,但遺憾的是我的身價不值那么多錢,更去不了長春。”為防不測,尚小云隨即躲藏起來,直到溥儀的“登基慶典”過去之后,才回到家中。

1937年8月,日寇侵占北平后不久,日偽政權便派人登門,邀請尚小云參加為日軍舉辦的所謂“慶祝會”,并要求他表演拿手戲《玉堂春》,許諾可以出高價。尚小云毅然決然地拒絕了。

“尚派”的武戲把子功深厚,抗戰時期尚小云先后排演了《梁紅玉》《穆桂英》等劇目,在舞臺上展現擂鼓助戰、大破敵軍等征戰情節,表現了炙熱的家國情懷和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