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東方嘉木 跨越山海 ——“中國植物的力量”在京開展
來源:光明日報 | 張玉梅  2025年07月31日08:21

圖為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的五位女植物畫家繪制的植物科學畫。

記者 張玉梅攝/光明圖片

如果沒有植物,園林便不能被稱為真正的園林。植物仿佛是園林的“情緒”,四時變幻,氣象萬千。

在中國已被認知的三萬五千種植物中,有三千多種成了園林植物。這些植物跨越山海,影響著世界植物學與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由中國園林博物館與美國橡泉圖書館(Oak Spring Garden Library)聯合主辦的年度大展“東方有嘉木——中國植物的力量”日前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啟,以典籍、實物、繪畫等多角度呈現中國作為“世界園林之母”的深厚底蘊與全球貢獻。

亭亭如蓋的美景

園林美麗的景觀依賴植物的塑造。詩有詩眼,而植物恰是園林空間中的點睛之筆。園林文化大家陳從周先生說,中國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其間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也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山間古樹三五,好鳥時鳴,四時之景,無不可愛。《盎格魯——中國花園》系列銅版畫首次亮相國內,這部18世紀歐洲園林史上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銅版畫巨著由法國著名版畫家喬治?路易?拉?魯茲創作,是歐洲對中國園林藝術獨特詮釋的巔峰之作,直觀展現了“中國風”對歐洲園林美學的深刻影響。

我國古代造園理論的文獻典籍是展覽的一大亮點,《夢溪筆談》、1984年版的《長物志校注》、《閑情偶寄》等都介紹了當時的造園理念和園居美學思想。《十竹齋箋譜》全書分四卷,共280圖,包含歷史故事、草木花卉等豐富的園林要素,此書是中國水印木刻版畫的巔峰之作,被視作“彩色套印版畫的開端”。在展版本是1952年榮寶齋饾版拱花印本,典雅清新,現存數量極少,十分珍貴。

花影于粉墻,月色于柳梢,園林本是游戲的空間。記者在展廳體驗互動環節,翻轉特制古籍書脊,可以“穿越”到18世紀英式園林,于竹影搖曳中穿行,中西方園林藝術在此交匯,瞬間領悟建筑學家童寯所說的“西方園林悅目,中國園林意在會心”。沉浸式光影中,AI技術可生成專屬植物圖騰,觀眾得以體驗亭亭如蓋、草木華滋的園林美景。

東卉西漸的旅行

18世紀是中西方植物文化交流的關鍵時期。展覽的三個篇章“植物引力”“東卉西漸”“共生互鑒”構建了一部以草木為媒介的文明交流史。來自美國橡泉圖書館的鎮館之寶——18世紀英國商人約翰·布萊德比·布萊克與其中國助手黃遏東合作的原始植物寫生圖冊與手稿跨越重洋而來,這些珍貴文獻科學地記錄了250年前中國南方的植物風貌。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引種植物的記錄中就有布萊克將蓼藍、漆樹等植物帶入邱園的記載。展出的植物畫清單里,對英國產生重要影響的植物包括玉蘭、山茶、杜鵑、銀杏、金銀花、梔子等都有詳細的圖樣對應稿。中國原生植物傳入西方,極大地豐富了園林物種的多樣性,在世界園林中大放異彩。

現場展示的“沃德箱”模型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在缺乏現代保鮮技術的18世紀成功解決了植物活體跨洋運輸的技術難題。這種全密閉玻璃裝置創造性地利用了植物的蒸騰作用,形成了自給自足的水循環系統。這項發明使活體植物運輸存活率驟升至90%以上,成為促成19世紀全球植物遷徙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紀后,隨著全球貿易的拓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更多中國植物傳入西方。西方先進的園藝技術與植物栽培理念也隨著商船傳入中國。這種雙向的植物文化交流推動了中國園林植物配置從單一走向多元,也標志著中西方園林藝術進入了一個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能量非凡的植物

草木根深于土,葉榮于枝。在億萬年漫長又奇妙的生物演化歷程里,植物用它們的根莖、葉片、花朵、果實滋養了地球上的生命,孕育了燦爛的文明,成為連接世界的一種語言。跨越山海的文明交流中,中國植物見證了文化的傳播、交流與融合,也見證了科技的發展、創新與進步。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部巨著,全書共80卷126冊,5000多萬字。該著作歷時80余年編纂,由四代科學家接力完成,構建了全球最完整的區域植物數據庫。這部巨著使中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有了實證范本。

中國植物紋飾與園林意象深刻影響了歐洲的裝飾藝術、繪畫風格乃至園林設計理念,催生了席卷歐洲的“中國風”。人們不僅對植物的性狀、生長特點、藥用價值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同時也對植物隱喻的文化內涵推崇備至。除了在庭院栽培種植外,現場展示的器具、掛屏、書畫、服飾等都用植物紋飾來描摹裝飾。中國工匠憑借精湛技藝,讓世界得以窺見遙遠東方鮮活的日常。

草木蒼翠,源遠流長。綻放在世界園林里的中國植物讓世界看見中國。植物有數百種感受機制,能感知化學物質、溫度、光線等元素的刺激,還能捕捉上百種信號,就像個藏著非凡能量的小宇宙。人們身邊的每一株植物可能平凡到毫不起眼,但它們之中藏著億萬年的生命密碼。只要留心,便能感受到中國植物的力量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