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鯤鵬”聚山城,點燃科幻星火 ——“鯤鵬獎·青少年科幻作家重慶行”圓滿舉辦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尹超  2025年08月01日11:51

7月26日下午,由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組委會主辦的“鯤鵬獎·青少年科幻作家重慶行”主題活動在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成功舉辦。少兒科幻作家陸楊、潘亮,“鯤鵬獎”獲獎作者代表岑葉明、王志軒、呂珈瑤、宋渝川等相聚活動現場,聚焦重慶獨特的城市基因,共同探討如何激發青少年科幻創作活力,為科幻文化發展注入新動能。活動由知識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張京濤主持。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地下空間:科幻想象的天然沃土

重慶擁有數量龐大的防空洞與地下工程遺址,其獨特的空間結構為科幻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土壤。與會專家圍繞這一特色,探討了如何將這些空間轉化為天然科幻故事素材。

陸楊指出,重慶龐大的防空洞和816工程等地下遺址,天然承載著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永恒好奇與探索欲。這種對“地下世界”的探知欲望,恰恰為構建末日堡壘、地心文明等科幻敘事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起點。潘亮認為,重慶的洞穴可被視作獨立的平行世界或時空節點。其結構本身為編織多元、立體的故事場景提供了便利框架,而洞穴蘊含的神秘感與未知感,是激發人類好奇心與創作靈感的重要源泉。岑葉明說,地下空間的當代科幻意象——作為“避難所”與“生存堡壘”。尤其在描繪未來科技失控或大災難后人類尋求最后庇護與文明延續的故事中,地下空間的深度與防御性成為構建敘事張力的核心要素。

歷史地標:在敬畏中創新表達

針對如何引導青少年將歷史地標轉化為兼具歷史縱深與未來感的科幻故事,專家們強調了尊重歷史與深度挖掘的重要性。

陸楊談到,歷史地標是承載時空記憶與集體認同的強符號。在科幻創作中,它們既可充當增強故事場域感的核心場景,也能通過象征性的毀滅、重生或異化,深刻映射文明變遷或未來沖突。潘亮提出,地標是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創作者應細致觀察其物理形態、結構或紋飾,從中合理發掘科幻元素或懸念線索,但想象必須建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岑葉明認為,地標蘊含著精神價值,如堅韌、工業精神等的敘事潛力,科幻創作可運用“摧毀與重構”的戲劇沖突,探討這些精神在未來語境下的傳承與新生,并利用地標獨特的視覺特質,如重慶密集建筑群等營造氛圍,實現歷史縱深與未來感的有機融合。

城市特質:在地文化的創作賦能

“鯤鵬獎”獲獎作者結合自身創作體驗,分享了重慶獨特城市風貌賦予科幻故事的生命力。

王志軒以火鍋文化為例,分析了其從船工御寒餐食到全民飲食的演進史中所蘊含的深層脈絡。他提出,創作可聚焦其核心特質,如“辣”的痛感體驗,提煉其中蘊含的底層韌性精神;并通過未來形態,如故事中的“紅色糖果”,實現符號轉化,在追溯食物源流中自然串聯人類文明史。呂珈瑤談到重慶空間特質與煙火氣的敘事價值,密集的火鍋店與茶館構成的市井生活場景,可為未來人物提供真實互動場域;而山城獨有的迷宮式立體結構,天然適合構建環環相扣的復雜情節,為懸疑與探索敘事提供堅實地理支撐。宋渝川從在地文化視角,指出地名傳說與標志性景觀是重要創作資源,如“流米巖”、輕軌穿樓等,通過視角轉換或傳說科幻化改寫,如外星人視角重構李子壩輕軌的認知、將流米巖闡釋為外星糧倉,可實現對本土元素的創新性轉譯。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最后,圍繞重慶打造“科幻重鎮”所需的硬件支持、軟性支撐,與會專家指出了關鍵方向與現存挑戰。

陸楊建議系統性建設創作生態,包括建立科幻主題展館、借助“鯤鵬獎”等積極拓展作品出版渠道。潘亮指出,從事青少年科幻創作需兼顧科學概念的適齡化闡釋與青少年知識儲備反超的挑戰,這要求創作者自身持續提升科學素養。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創作經驗的交流,更開啟了重慶獨特的山城基因與未來想象的深度對話,為青少年科幻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本土素材。據悉,“鯤鵬”青少年科幻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協社聯部等單位指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深圳市文聯等12家機構聯合主辦的青少年科幻文學賽事,創立于2021年,面向全國25歲以下創作者,已連續舉辦四屆,在青少年科幻文學領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力。“鯤鵬獎”始終致力于中國青少年科幻創作事業發展,也將持續激發年輕一代創作者眺望浩瀚宇宙,探索未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