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芽歌書》:浪漫的壯族情歌
《坡芽歌書》是壯族文化里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承載著壯族人民的情感與記憶。81個符號與81首情歌相互呼應,共同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壯族愛情畫卷。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中,壯族男女青年們以歌傳情:“哥是蜜蜂飛上天,妹是山茶花正鮮。蜜蜂見花團團轉,花盼蜜蜂早落蓮。”每一首情歌都用最真摯的語言,描繪出愛情的模樣,讓人體會到壯族愛情文化的浪漫與深邃。
坡芽村位于滇桂交界處的右江上游云南省富寧縣剝隘鎮,“坡芽”是“染飯花開之地”或“山花浪漫之地”的意思。坡芽村依山而建,在山腰緩坡,周圍茂盛森林與竹林包圍,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壯族村落。昔日村民靠種稻狩獵為生,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外界聯系少,保留了濃郁壯族傳統文化。
《坡芽歌書》發現于2006年的一次文化普查,普查人員在坡芽村發現了一種記錄壯族情歌的圖案,一幅圖案一首歌,共有81幅圖,200多行。圖案由仙人掌汁繪制,內容描述了男女青年從相識、相戀到婚嫁的全過程,展現了壯族傳統的愛情觀、生活習俗和哲學思想。
《坡芽歌書》的誕生,源于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坡芽村的一位美麗姑娘與心上人在坡芽樹下相約,為了銘記這份真摯的愛情,姑娘用樹葉、樹枝在土布上描繪下他們的愛情故事和對彼此的深情誓言。后來,這些圖案和對應的歌曲在壯族村寨中口口相傳,逐漸形成了《坡芽歌書》。它們猶如一把把鑰匙,打開了通往壯族古老愛情世界的大門。 2011年,《坡芽歌書》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壯族口頭詩歌傳統的典型代表。
漫步于坡芽村的山水間,仿佛能聽見《坡芽歌書》的旋律隨風傳來。每一個音符里,都流淌著壯族人民對愛情的向往與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