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作家網書單|2025年第二季度網絡文學新作推介
網絡文學發軔以來,圍繞“成長,夢想和愛”內核,涌現出許多文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并重的作品,如今歷經淘洗,網絡文學在承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海講述中國故事以及建設文化強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5-08-01
-
【溫故】七月,烽火,薪火;真實,滿足
編者的話 88年前的7月7日,盧溝橋旁的炮聲開啟了全面抗戰的序幕。
2025-07-31
-
陳登:訴滯澀以詩,微小卻尖銳地疼一下
編者按 “本周之星”已經走入第五個年頭,幾年來,我們推出了200多位“本周之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從“40后”到“00后”,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有越來越多的作者成為中國作家網原創平臺的忠實用戶,通過“本周之星”欄目起飛、遠航。
2025-07-31
-
復刻“時光中的時光”
本期書單中,藝術家對時間與空間的凝視和原創性呈現,是一個令人無法忽略的視角。
2025-07-24
-
王穎:10000本書,333座城,她把“詩和遠方”過成了日常
初見王穎,她身著一套淡雅的宋制漢服,仿佛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仕女。
2025-07-01
-
【溫故】六月,我們都是“轉運使”
編者的話 每年六月,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總和高考有關。
2025-07-01
-
幕間回響 | 文學與影視的“跨幕敘事”:打個共鳴的響指
“如果算法吃掉文學,電影人是在攀登還是被吞噬?”在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具轉化價值文學IP推介會”上,著名導演謝飛拋出的詰問,久久回響在會場上空,也為文學與影視間寄望深遠的對話標識了思想的高度。
2025-06-26
-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主持人語: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白日耕作、夜晚讀寫,仍是許多西海固農民作家現今的生活方式。
2025-06-20
-
回歸本體的生命詩學
主持人語: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故土,他鄉;鄉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現實抵達之處,一系列包蘊文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詞應運而生,輾轉生長,直至有一天,凝結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態。
2025-06-13
-
師力斌:在精神層面,詩歌是公平的
主持人語: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故土,他鄉;鄉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現實抵達之處,一系列包蘊文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詞應運而生,輾轉生長,直至有一天,凝結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態。
2025-06-12
-
李琬 | 異質性、技藝與共鳴機制:皮村詩人的勞動書寫
主持人語: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故土,他鄉;鄉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現實抵達之處,一系列包蘊文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詞應運而生,輾轉生長,直至有一天,凝結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態。
2025-06-11
-
非虛構文學為何總在“真實性”上引發爭議?
在閱讀時,你是否會對一些作品到底屬于“小說”還是“紀實文學”感到困惑?和紀實文學相比,這些作品主觀色彩相對濃厚,對場景和人物心理的描寫細膩,熟稔地運用小說技巧;和小說相比,又非常依附于現實發生的事件,強調“真實”“親歷”。
2025-06-10
-
王琳琳:文學,西海固熱土上最好的莊稼
主持人語: 叩問群體寫作的意義存續之門 白日耕作、夜晚讀寫,仍是許多西海固農民作家現今的生活方式。
2025-06-10
-
文學:西海固人的精神圖騰
“水”曾經是多少西海固人心中的渴念,盡管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西北部,“喊叫水”這樣標識著往昔記憶的地名仍然被沿用至今。
2025-06-01
-
【溫故】五月,初夏的歡快或悲辛
編者的話 5月,初夏的風吹到我們身邊。
2025-05-31
-
別錯過這次證明青春的機會
聶魯達說:“所有青春都像一盞燈,在雨中被沖倒,濕漉漉卻在燃燒。
2025-05-08
-
【溫故】四月,書、人、識
編者的話 4月23日是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與讀書有關的話題自然不止三十年。
2025-04-30
-
【獨家】人物 | 張楚:刀鋒溫柔
逃 離 張楚遲到了。
2025-04-30
-
獨家 | 余華舊作新編話劇《古典愛情》:“愛”的重命名
余華小說以其冷峻的敘事、對苦難的哲學化凝視以及先鋒性的語言實驗,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坐標。
2025-04-30
-
親子閱讀的深意與詩意
用機器給孩子閱讀好嗎?晚上讀還是白天讀?孩子喜歡看電視(電腦),不喜歡看書,怎么辦?怎樣理解幼兒讀物的教育性與藝術性?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手父母意識到親子閱讀對在孩子成長中的必要性,但和孩子一起閱讀,還需要大人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