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寫現實題材的網絡小說
近年來,國家倡導網絡文學書寫現實題材,涌現出大批優秀現實題材的網絡小說。
-
中國網絡小說“出海”的機緣探究
網絡文學在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昂揚恣肆、高歌猛進的蓬勃樣態,我國網絡文學作家、作品和讀者的數量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網絡文學讀者數量已達4.55億,創作者已達1755萬,僅閱文集團旗下作品便累計超過1170萬部,覆蓋了200余種內容品類[1]。
-
網絡文學經典化的重要里程碑
近日,閱文集團與國家圖書館達成戰略合作,閱文集團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包括《大國重工》《朝陽警事》《慶余年》《斗羅大陸》《瑯琊榜》《全職高手》《盜墓筆記》等100部各題材類型的優秀網文佳作被國家圖書館典藏。
-
加快網文經典化步伐,推動網文評價機制建設
近日,中國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在京共同召開“珍藏時代經典悅享網絡文學”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
-
網文出海:東方,掀起浪花之后
2020年6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正式發布《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創作、評論研究、隊伍及引導、產業發展、海外傳播5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回顧了2019年網絡文學的發展。
-
新時代女性的自我確證
疫情發生后,網絡文學點擊閱讀人數持續增長。
-
網絡小說影視轉化的學理性探究
近幾年來,影視行業受到互聯網的深度影響,生態格局不斷變化。
-
網絡文學的國家價值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迅速發展,伴隨互聯網技術進步,融入中國改革開放大潮,造就了一批優秀作家,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存在。
-
網絡文學版權保護打通“最后一公里”
8月29日,中國版權協會文字版權保護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
尋找“現實主義”的“網絡形式”
一、中國網絡文學的內部分化與裂變 新近,邵燕君提出“傳統網文”(1)概念,試圖在時間并不長的“網絡文學史”中,進一步切分出一個新的文學史階段,顯露出強烈的網絡文學“純粹化”訴求。
-
鍛造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
2015年至今,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已連續舉辦6年,成為網絡文學作家交流創作心得、專家研討創作趨勢、業界共話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
借力良性互動 促進文學創新
中國網絡文學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世界優秀文化資源,借鑒影響廣泛的電影、動漫、劇集等大眾文藝創作經驗,一方面對傳統類型文藝進行符合時代要求的轉化,一方面創新性發展出諸多新的文體以及類型流派 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應以有效藝術手法把中華文化特性轉化為吸引讀者的魅力,打開傳統文化通往現代人的情感接口,喚起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為文化創造增添后勁 網絡文學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在與大眾讀者頻繁互動中發生發展的文學。
-
故事與文學間的博弈
網絡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使得作為推理小說存在的原著《壞小孩》也逐漸卷入了討論的話題之中。
-
網絡文學敘述中的“身體”問題反思
就網絡文學的生成方式來看,它帶有明顯的技術特性。
-
想象力的突圍 與介入歷史的新視角
“工業黨”的命名最早大約出現于2011年,但這一思潮卻萌芽于世紀之交。
-
當代軍營的青春之歌
《青春綻放在軍營》是千崖秋色創作的青春軍旅小說,作者憑借自己三載的軍旅經驗,選取女兵這個特殊的群體作為切入口,窺探軍中生活奧秘,展示年輕一代軍人熱烈無悔的青春歲月。
-
“金手指”的功能與“敘事突轉”模式
網絡小說中的“金手指”,一般是指網絡幻想類小說中演示“神跡”之“道具”的統稱。
-
《糧戰》:當代視閾下的糧食戰爭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國古人稱贊糧食為“百感交集之物”,“凝天地精氣、蘊日月精華、承雨露化育、方凝結而成,以濟天下蒼生。
-
網絡文學對文學等級的消解與重構
時至今日,即便是對網絡文學持批評態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網絡文學不只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新的文學形態,它不僅在豐富而且也在重構當代文學版圖。
-
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的探索與建構
2019年,網絡文學評論研究“內外兼修”,“多管齊下”,依據新的創作現象和趨勢,在理論探尋中建構方法,在經典建構中繼續向前探尋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