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2024:翻閱長篇小說的三種方式
新年將至,氣象萬千,太平春市,琳瑯滿目。
2025-01-25
-
歐洲華文文學:觀察文化融合的一種視角
“中學西傳”與中華文化輸出 最早將“中國經典”及“東方圣典”通過外文翻譯介紹給西方學術界的,應屬17世紀的沈福宗和19世紀的王韜。
2025-01-24
-
AI時代 用“新”與“心”自證價值
AI時代已經開啟,有關AI技術與文學的話題正在成為評論界討論的熱點。
2025-01-23
-
循著日常軌跡,走進情感腹地——2024年散文讀札
四季如往常一樣更迭,日子一天天悄然流逝。
2025-01-22
-
卓一葦:太行文脈兩蔚然——2024年晉旅與魯軍中短篇小說創作觀察
2024年,山西作協和山東作協聯合在《青島文學》開設了“晉旅·魯軍”作品展欄目,一年來推出晉魯兩省24位作家的小說作品,陣容強大,風格多樣,既為讀者了解當前晉魯文壇風貌打開了一扇窗,也為作家、評論家深入考量當下文學留下了參考資料。
2025-01-22
-
在命運面前——2024年度短篇小說盤點
2024年度短篇小說選本共收入十三篇作品。
2025-01-20
-
從留學生到新移民:北美華語文學的氣質
北美華語文學創作是海外華語文學的重要分支。
2025-01-17
-
2024中短篇小說創作綜述:探索人與內外宇宙的深度關聯
作家們在微觀與宏大的“量子糾纏”中,在想象與現實的“雙向奔赴”中,探索著獨屬于這一代寫作者的敘事路徑:堅守文化自信,承續本土敘事的“情理”文脈傳統,精雕以虛構為核心的現代小說創作技巧,向著人類靈魂的深處進掘,由人類的內宇宙出發與天地、太空等外宇宙產生深度關聯。
2025-01-17
-
新媒體浪潮下文藝評論的新變與擔當
新媒體浪潮下文藝評論的新變與擔當 ——第四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發布典禮暨“新媒介與文藝評論新樣態”圓桌分享會側記 1月,北京寒意正濃,中國網絡文藝評論界卻熱度高漲。
2025-01-17
-
呼應時代召喚 記錄時代回響——2024年報告文學創作概述
2024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
2025-01-17
-
感應時代脈動 講好中國故事
2024年是農歷甲辰年。
2025-01-15
-
當歷史照進現實——2024年《民族文學》小說創作綜述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現代意義上的少數民族文學就開始發生發展。
2025-01-14
-
2024年文學研究發展報告
“天以新為運,人以新為生。
2025-01-14
-
2024上海文藝瞬間:日常煙火、文學盛會與青年力量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脈絡中,上海這一地域文化空間有著獨特的重要性。
2025-01-13
-
人間事,心事,親自生活的事
在一份文學雜志的年度閱讀邀約里,青年寫作憑借其新鮮、立誠與幻變的新質,往往是最令人向往的單元。
2025-01-12
-
長篇小說生長在時代的豐饒中
世事如潮,歲月如流,2024年的時光已化成萬般滋味,豐盈了我們的記憶。
2025-01-09
-
在豐饒的生活現場生發詩意
2024年出版的部分文學作品 不知不覺間,21世紀已走過四分之一的歷程。
2025-01-09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學實踐
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的發生發展已經歷了70余年的進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025-01-07
-
記憶之城、古典愛情與萬物互聯的此刻
2024年,在先后推出了數個系統版本的ChatGPT應用后,5月,OpenAI又公布了旗艦模型GPT-4o。
2025-01-05
-
遇見新力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青年寫作者何為
近年來,湖北涌現出了宋小詞、丁東亞、林東林、馬南、鄒超穎、廢斯人、穆薩等一批頗具實力的青年作家;同時,全國備受關注的幾位青年作家如班宇、陳春成、王蘇辛,也被引進至湖北。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