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遙:十年辛苦不尋常
古城西安是路遙創作生涯的福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他從延安大學調到西安《陜西文藝》之后完成的。
-
黃仲則:“病鶴”“饑鳳”一真人
程十發為黃仲則造像 詩人黃仲則 來常州,有個夙愿,一定要去洪亮吉故居看看。
-
魯迅怎么就成了日本的國民作家?
提到魯迅,必然會提到革命文學。
-
出離“沉醉西風”之后:1920年的梁啟超
梁啟超《歐游心影錄》與《清代學術概論》書影 一旦哲學成為了流行的主題,哲學家就要考慮自己在什么地方誤入歧途了。
-
青年巴金的讀書和寫作
19歲的巴金離開四川成都,去南京和上海求學,不久之后他得了嚴重的肺病。
-
奚密:徐志摩和中國的浪漫主義
2017年5月, 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著名漢學家王德威主編的《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在哈佛大學出版社推出,該書由美、亞、歐三大洲的一百多位學者歷時五年編撰而成,敘述了從1635年至2066年的“中國現代文學”,全書由161篇短小精悍的文字所組成,別具一格,引人注目。
-
“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桐廬范仲淹紀念館內范仲淹塑像 紀念館內,范仲淹的半身塑像,凝視著所有的來訪者,“天地間氣,第一流人物”,朱熹的贊詞成了醒目的匾額。
-
常與變:巴金國家觀“變化”之考察
摘要:巴金的無政府主義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國家的認同。
-
汪曾祺:與君安坐吃擂茶
《北京的秋花》版樣、手稿和汪老的信 眼下,文壇大家汪曾祺3月5日百年誕辰紀念尚此起彼伏余熱未平,轉眼間5月16日汪老祭日又接踵而至。
-
汪曾祺:“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
《百年曾祺》 梁由之 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適逢農歷庚申年元宵,肖猴。
-
戴望舒:讓燈守著我
《戴望舒傳》 北塔 著 九州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他讓自己的心飛向故鄉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是戴望舒名詩《我用殘損的手掌》中的四句。
-
潘靜如:論晚清民國李商隱集句詩的隱微書寫與褶皺
內容摘要:晚清民國時期誕生了大量的李商隱集句詩。
-
艾蕪研究四十年:視野?方法?問題
引 言 作為筆耕不輟的跨代作家,艾蕪近半個多世紀的文學創作融匯著獨特的生命體驗、深沉的人文關懷、濃郁的鄉土氣息以及鮮明的時代精神。
-
陶淵明的孩子們
-
唐弢的舊體詩寫作
唐弢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首先是作為散文家,尤其是雜文家而知名的,繼而是作為現代文學史家聞名的。
-
汪曾祺說淮安——從一篇“觸電”寫作說起
汪曾祺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壇難得的多面手,這在新近出版的12卷本全集中表現得很充分。
-
魯迅如何看待“后浪”
近日,B站制作的五四青年節特別視頻《后浪》引發了熱議。
-
追憶巴金:一個超越文學的作家
“我不喜歡巴金,為什么別人那么多人喜歡巴金呢?我們就要研究,要懂得那些讀者,擴大自己的眼睛。
-
張隆溪:追憶馬悅然先生
-
魯迅論青年、青春
1 近來很通行說青年;開口青年,閉口也是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