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推介魯敏作品
9月8日,意大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開展了首場讀書活動,推介了作家魯敏的意大利語版短篇小說合集《剪刀,香炷,樟木》。
關鍵詞:  魯敏意大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剪刀,香炷,樟木》2022-09-19
-
瑞典學院院士埃斯普馬克去世,曾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離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只有半個月時間,但據瑞典媒體消息,瑞典著名作家、瑞典學院院士謝爾·埃斯普馬克(Kjell Espmark)于9月18日去世,終年92歲。
關鍵詞:  埃斯普馬克2022-09-19
-
余華憑借《兄弟》獲得俄羅斯“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
莫斯科時間9月16日晚(北京時間9月17日凌晨),第20屆“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頒獎典禮在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舉行。
-
匈牙利讀者俱樂部首期活動閱讀余華作品
9月15日,匈牙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首期活動在首都布達佩斯舉辦。
關鍵詞:  匈牙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余華2022-09-17
-
多瑙河畔的文學五重奏
秋色初染的歐洲名城維也納,以盛夏的炎熱迎來了一場國際華文文學盛會。
關鍵詞:  歐洲華文筆會“2022維也納文學對話”國際研討會2022-09-15
-
紀念|讓-呂克·戈達爾的文學情緣
9月13日,法國著名導演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在瑞士與世長辭。
關鍵詞:  戈達爾2022-09-15
-
哈維爾·馬里亞斯去世,他的作品已在文學史的殿堂中
當地時間9月11日,西班牙小說家哈維爾·馬里亞斯(Javier Marías)在馬德里的家中逝世,終年70歲。
關鍵詞:  哈維爾·馬里亞斯2022-09-13
-
歐洲文化的淵源: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和《圣經》
海洋仙女卡呂普索糾纏了奧德修斯七年 希臘是歐洲文化(狹義亦曰:“猶太-基督教文明”)的熔爐。
2022-09-13
-
聚焦2022年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學獎:我們時代的創傷
入圍作品展示 羅馬時間2022年7月7日晚,第七十六屆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學大獎落下帷幕。
關鍵詞:  斯特雷加2022-09-09
-
2022布克獎發布短名單,有史以來最年長作者入圍
當地時間9月6日,2022布克獎發布短名單。
關鍵詞:  布克獎2022-09-08
-
金玉人生
嚴紹璗 2022年8月6日中午,嚴紹璗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82歲。
關鍵詞:  嚴紹璗2022-09-07
-
非洲(裔)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演說的互文性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1986年,首位非洲黑人作家、尼日利亞的沃萊·索因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兩年后的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發給非洲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這標志著瑞典學院以往在評諾獎時的歐洲中心觀點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他們關注到了非洲和非洲的移民文學。
2022-09-07
-
淺田次郎:宇宙洪荒
淺田次郎 執筆近代中國為舞臺的小說已是第16卷。
2022-09-06
-
“中拉文明對話”系列叢書:講述中拉人民人文交流的故事
9月1日,在第五屆“中拉文明對話論壇”上,中國外文局朝華出版社發布了“中拉文明對話”系列叢書的最新成果:江蘇省對外人文交流研究叢書《新時代對外話語體系構建——江蘇實踐篇》和常州大學西葡拉美譯叢《西屬美洲的中國元素: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印記》兩部著作。
2022-09-02
-
六十年后回溯拉美“文學爆炸”
我想圍繞三個角度分析《從馬爾克斯到略薩:回溯“文學爆炸”》這本書。
關鍵詞:  文學爆炸2022-09-01
-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首輯五部作品正式推出
2021年,坦桑尼亞裔英國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因“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影響,以及對身處于不同文化夾縫中的難民處境毫不妥協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2022-08-26
-
昆德拉專家弗朗索瓦·里卡爾去世
加拿大作家、麥吉爾大學教授、昆德拉的好友和著名昆學家弗朗索瓦 · 里卡爾(Fran?ois Ricard)2月17日在蒙特利爾去世,享壽七十四歲。
2022-08-25
-
諾獎得主古爾納中譯本出版:記憶、身份認同,以及愛與軟弱
8月24日下午,上海譯文出版社舉辦了“2021年諾獎作家古爾納作品集出版線上發布會”,宣布于25日正式推出古爾納10部小說中譯本的第一輯。
關鍵詞:  古爾納2022-08-25
-
小說新作即將上市,《紐約人》發表麥克尤恩《上課》節選
8月8日的美刊《紐約人》發表了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的短篇小說《二重奏》(A Duet)。
關鍵詞:  伊恩·麥克尤恩2022-08-23
-
聯合國難民署主題書展:“書寫難民,也由難民書寫”
書展現場 8月19日,世界人道主義日當天,聯合國難民署(UNHCR)難民主題書展“流動的世界,不變的家”在PAGEONE書店北京坊店舉行。
關鍵詞:  聯合國難民署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