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小說創作的新生力量
小說家的使命,就是留下好的故事。
2017-06-05
-
讓我們記得住鄉愁
作者:鐵志光 出版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12月 讀完鐵志光先生的大作《味覺記憶——張家川鄉土美食筆記》,雖然與作者未曾謀面,但從這本盛滿張家川美食的筆記里,我著實是讀到了一個熟悉的鐵志光。
2017-05-30
-
吉狄馬加詩歌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5月18日晚,中國詩人吉狄馬加榮獲2017年度布加勒斯特城市詩歌獎。
2017-05-30
-
《摔跤吧,爸爸》評論
主演:阿米爾·汗 導演:尼特什·提瓦瑞 上映時間: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2017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該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溫暖幽默的勵志故事。
2017-05-22
-
儀式類型與文化意識的融合
近期在中國熱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是印度影星阿米爾·汗繼《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神啊》之后,主演的又一部備受好評的電影。
2017-05-22
-
民族類博物館文創產品:如何讓大眾“把博物館帶回家”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研發的文創產品。
2017-05-22
-
孟克:蒙古文圖書出版面臨的困境與應對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圖書出版業不斷發展壯大,達到相當規模。
2017-05-22
-
鄭茜:用民族文化的內在光亮燭照當代生活
與別的場域相比較,博物館實施文化創意的優勢,在于博物館不僅保存著傳統的物像,而且珍存著傳統的意義內涵。
2017-05-22
-
自覺傳承傳統文化是一種深深的愛
◆ 文化自覺來自于人們對文化的自信和對傳統的熱愛,而對傳統的熱愛又進一步使人有清醒的頭腦。
2017-05-08
-
納西風情擁抱“一帶一路”
白庚勝 納西古樂表演 清 風攝 作為地地道道的納西族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每當談及納西文化時,都飽含深情。
2017-05-04
-
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丁偉:文化自信,要有開放的心、勇敢的心
◆ 中央民族歌舞團就是要敞開大門,把觀眾請進來,勇敢地面對市場,迎接觀眾挑剔的眼光。
2017-05-03
-
史學巨擘話脫脫
脫脫這個名字,不少人很陌生。
2017-05-03
-
“讀圖時代”如何做好圖文報道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讀圖”成為人們熱衷的一種獲取信息的途徑。
2017-04-24
-
中庸理性:多民族事務治理的中國經驗
民族事務治理的現代化,一直是多民族國家孜孜以求的事。
2017-04-24
-
故國之思:流淌在東干人血液里的情結
作者:巴隴鋒 出版者: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東干人,是清代后期遷移到中亞的中國甘肅、陜西回族的后裔。
2017-04-11
-
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天籟之聲》這檔音樂節目令觀眾耳目一新,藝術家們的精湛表演展現了民族音樂來自大自然的純正美。
2017-04-10
-
張爽(百集專題紀錄片《民族文化之旅》總制片人、北京天成嘉華文化傳媒董事長):建設“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為傳承發展民族文化搭建平臺
《天籟之聲》節目自播出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2017-04-10
-
趙大新(中國唱片總公司原黨委書記、百集專題紀錄片《民族文化之旅》總策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點,做年輕人喜愛的民族音樂節目
什么是天籟之聲?過去,我們覺得草原上的長調是天籟之聲;后來,我們聽到了班得瑞唯美的音樂、莎拉布萊曼空靈的歌聲,覺得這也是天籟之聲。
2017-04-10
-
陳加偉(東南衛視總監):“原創+民族”“創新+傳承”,樹立對于民族音樂的文化自信
作為中國的主流媒體,東南衛視以“海洋時代,中華情懷”為定位,一直有自己的文化堅守。
2017-04-10
-
寓教于樂——談談民族節日的德育功效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根據各民族傳統習俗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的日子。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