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沫若基于泛神論的思想轉向
內容提要:郭沫若1926年的馬克思主義轉向內在于他以泛神論為內核的浪漫主義思想體系。
-
唐弢:站在歷史當口,探索中國學術道路
唐弢(1913—1992),原名端毅,筆名風子、晦庵、韋長等。
-
由《阿Q正傳》談魯迅作品的五種讀法
今年是魯迅誕生一百四十周年,同時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阿Q正傳》發表一百周年。
-
周汝昌燕園遺事
周汝昌 在圖書館覓得《懋齋詩抄》 由此涉足“紅學”領域 紅學家周汝昌與燕京大學的淵源甚深,前后達13年。
關鍵詞:  周汝昌2021-07-30
-
作為節氣詩人的陸游
去年歲末收到日本佐賀大學名譽教授古川末喜新著《二十四節氣與漢詩》。
-
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
1.“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對中國鄉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 1975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
-
?陳尚君:韋應物在蘇州
韋應物是唐代師法陶淵明最得其風神的詩人。
-
她的文學書寫是和自我生命一起成長的
今年是蕭紅誕辰110周年。
關鍵詞:  蕭紅2021-07-27
-
呂約:楊絳的文學生命與智慧境界
《喜智與悲智——楊絳的文學世界》 呂約 著 獻給楊絳先生誕辰110周年的微小禮物 與辛亥革命同齡的楊絳先生(1911-2016),是成就豐富、影響深遠、獨具魅力的現代中國文學家。
-
李國華:魯迅的上海研究與雜文寫作
摘要:“上海”作為魯迅20世紀30年代雜文寫作的語境,使魯迅形成了以上海為方法觀察和理解中國的眼光,認為上海可以表征當時整個中國圈層化的狀況。
-
章學誠的遇與未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關鍵詞:  章學誠2021-07-22
-
楊絳誕辰110周年|《喜智與悲智》:重繪楊絳的文化肖像
【編者按】2021年7月17日,恰逢楊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也是她去世五周年。
2021-07-17
-
戴望舒的一封辯誣函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關鍵詞:  戴望舒2021-07-16
-
聞一多:閃耀世界詩壇的一顆星
《聞一多詩文集》法文版 聞一多《紅燭》英譯本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澳門》作為澳門回歸慶典活動的主題曲傳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并逐漸成為澳門的一個文化符號。
關鍵詞:  聞一多2021-07-15
-
張志忠:瞿秋白對革命文藝的重大貢獻
摘要:瞿秋白從事文藝工作是其終身愛好,在時間段落上遠遠超過他的政治生涯。
-
青年茅盾顯崢嶸
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是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之一。
-
黃遵憲:發“五四”白話詩之先聲
黃遵憲,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歷任駐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等職。
-
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風到處說柳青
柳青,原名劉蘊華,1916年出生于陜西省吳堡縣寺溝村。
-
來自“初心”:徐光耀和《小兵張嘎》
1989年11月初,湖南省文聯、省作協和岳陽市文聯在岳陽市共同舉辦“康濯創作50周年作品學術討論會”。
-
周揚: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奮斗一生
周揚(1908—1989),筆名周起應、運宜,湖南益陽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
關鍵詞:  周揚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