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望舒與施蟄存的書緣
己亥年六月梅雨季節的一個下午,想想許久未外出淘舊書了,我便冒雨去了復興坊的犀牛書店。
-
巴金朋友圈里的悄悄話……
今年是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為了紀念他和他們同時人走過的歲月,我們策劃了《溫暖的友情——巴金與友朋往來手札展》這個展覽。
2019-10-16
-
《海虞詩苑》與虞山詩派
在明末清初的江南常熟,“虞山詩派”橫空出世,在當時的詩壇一時無兩。
2019-10-14
-
從王國維散文說到錢謙益化名
日前筆者整理《清詩總集序跋匯編》中吳翌鳳輯《國朝詩》,聯系王國維的有關說法,對所涉錢謙益的化名問題及《國朝詩》的某些情況做了一個基本的梳理。
-
范仲淹念書時 每月有多少生活費?
前段時間有一個熱門話題:大學生一個月要花多少生活費,才算正常標準呢?有人說,至少兩千;有人說,一千元足夠了;還有人說,在消費比較高的一線城市讀書,每月三千都得勒緊腰帶。
-
1927年,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提議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先生的作品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俄國作家法捷耶夫評價說:“魯迅是中國文學的驕傲,而且也是世界文學的著名代表人物。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1988年,思索中的路遙 鄭文華攝 “我決定要寫一部規模很大的書” 1982年5月,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刊發于《收獲》第3期。
-
?2049:尋找魯迅研究的遷流
以“2049年的魯迅研究”為題筆談,由頭還得追溯到同輩學人2015年10月在深圳大學舉辦的首屆“魯迅研究青年工作坊”。
-
辛棄疾眾里尋找的“他”是何人
宋乾道六年五月,辛棄疾回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在延和殿受到宋孝宗的召見,之后被任命為司農寺主簿。
-
冰心&吳文藻:郵輪上的陰差陽錯
1929年冰心與吳文藻結婚時的合影 躲開相思, 披上裘兒 走出燈明人靜的屋子。
-
郵輪上的陰差陽錯
1929年冰心與吳文藻結婚時的合影 編者按 有你在,燈亮著。
2019-10-05
-
柔美、純凈、健康的生命詩意
青年時期的冰心 編者按 有你在,燈亮著。
2019-10-05
-
冰心:真愛永存
寫作中的冰心 編者按 有你在,燈亮著。
2019-10-05
-
魯迅的“不容已”
二〇一八年仲秋,應中國美院的“《野草》計劃”之邀,我在杭州開設了一次細讀《野草》的講座。
-
沈從文的詩:以浪漫開始以諷喻終結
當我還能正常說話時, 我需要友誼,愛情,和一切好的享受 我是一個正常的人。
-
凡爾納的亞眠故居
凡爾納 在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1905年)活著的時候,他最受歡迎的小說銷量超過十萬冊。
-
《魯迅與博物學》(三)
原標題:魯迅“博物學”愛好探因——“博物學”之切實而寬博的精神 一、“說說較為切己的私事” 我們從周作人、周建人的回憶文章,魯迅留下的日記、藏書以及輯錄的古籍等各方面,都能見出魯迅之愛好博物學,但是他本人幾乎從未在文章里對自己這種持續終身的愛好做出過什么解釋。
-
懷念張光年先生
張光年肖像 羅雪村 作 我曾率隊走訪長江水利委員會,從武漢小住一夜即赴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丹江口,車子經過一處叫做老河口的鎮子,同行的高偉突然說道:“老河口是光年的家鄉呀!”于是話題自然轉到中國作協這位老領導的身上。
-
陳寅恪先生的幾件小事
1947年,陳寅恪在清華大學 今年是陳寅恪(1890—1969)先生逝世50周年,對陳氏學術及生平的研討與追懷,近年來已成為公共文化領域內的一大熱點。
-
里爾克、馮至與中國:與命運相遇的時刻
里爾克(1875—1926) 里爾克的作品最早進入中國文學的視域,有賴于上世紀三十年代馮至的譯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