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換星移》:于星際迷局中叩問文明與人性
在科幻文學的璀璨星空中,朱宇清的《物換星移》以其宏大的敘事、深刻的思考和奇崛的想象,開辟出一片獨特而迷人的宇宙天地,一經(jīng)問世便備受矚目,引發(fā)了科幻愛好者和文學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2025-08-01
-
沒有詩心,再硬的科幻也將缺乏力量
舞臺劇《獨角獸》劇照 人工智能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前景?有悲觀派,有樂觀派,兩者也有一個共識,那就是AI狂飆必然會對傳統(tǒng)人文價值造成某種破壞,而這個人造之物也確實是有失控的危險。
2025-07-28
-
科幻藝術的智能革命
趙恩哲:科幻藝術家。
2025-07-28
-
聆聽那些被遺忘的人類異響
《腦中之魔》,羅夏著,新星出版社,2025年5月 青年作家羅夏的《腦中之魔》是一部頗具敘述技巧與科學含量的小說,既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復雜多變的人物糾葛與內(nèi)心描寫,又有充滿懸疑的偵破探秘線索,以及較強的科幻硬度。
2025-07-28
-
真理的邊界與思想的張力
《近未來生存指南》,何夕著,科學普及出版社,2025年6月 科幻,作為思想的試驗場,構建未來,錨定現(xiàn)實,以觀念的裂隙映射時代的困惑,以虛構的張力逼近真理之邊界。
2025-07-28
-
乘坐時光機,去往新世界
2016年初,科幻機構未來事務管理局發(fā)起了一個科幻創(chuàng)作接龍,參與者有包括劉慈欣在內(nèi)的一眾國內(nèi)科幻作家。
2025-07-28
-
“在生死的關頭,我們絕對不能諱病忌醫(yī)!”
1933年8月,上海現(xiàn)代書局出版《貓城記》單行本,此為《貓城記》初版本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 供圖 《貓城記》插圖,人民文學出版社,2024年,高榮生 繪 一 20世紀30年代初,面臨社會動蕩、戰(zhàn)爭陰云,中國文壇誕生了一批激憤哀怨、辛辣譏諷的社會諷喻小說。
2025-07-28
-
劉慈欣筆下的技術狂歡與生態(tài)警鐘
《夢之海》 劉慈欣 著 科學普及出版社2025年出版 作為中國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作品常以宏大的宇宙視野與深邃的技術想象著稱。
2025-07-11
-
青少年科幻文學獎項: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的隱形苗圃
近年來,國內(nèi)青少年科幻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蓬勃的活力。
2025-06-27
-
古典的未來:新大眾文藝中的科幻生產(chǎn)力
新大眾文藝的提出,適應了當下新的文藝語境。
2025-06-25
-
中國科幻的“下半場”
中國科幻似乎正在進入一種“中場階段”。
2025-06-25
-
重塑現(xiàn)實的金手指
陳楸帆的短篇小說《神筆》以AI寫作軟件為引,以雙線并行的敘事結構近乎暴烈且荒誕地描述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創(chuàng)作焦慮,并勾勒出一場人類與技術在虛實層面上幾乎必敗的生死突圍。
2025-06-25
-
“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人,是理念”
《金桃》,楊晚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25年1月 《金桃》是青年科幻作家楊晚晴以盛唐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絲綢朋克”長篇小說。
2025-06-25
-
色彩從何而來?
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寫作的零度》中論證,人們不可能獲得一種無風格或者“無色彩”的寫作方式,“寫作絕非交流工具,它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供言說的意圖從那里通行”。
2025-06-25
-
“科幻時代”,科幻何為?
賀紹俊 孟繁華 李 舫 徐福偉 寶 樹 姜振宇 萬象峰年 1 “科”是“骨骼”,“幻”是“靈魂” 賀紹俊(沈陽師大特聘教授):科幻文學既姓“科”,也姓“幻”。
2025-06-25
-
中國科幻的質(zhì)感
不久前舉辦的中國科幻大會上,北京首鋼園中一條金色機甲風格的“長城龍”十分引人注目。
2025-06-24
-
從凡爾納到《三體》:中法科幻文學的世紀對話
科幻文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不僅是連接現(xiàn)在與未來、科學與想象的橋梁,更在人類文明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5-06-05
-
祖孫三代科幻緣
《美麗星來的綠色飛猴》:王晉康著;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5-06-04
-
我們?nèi)绾蜗胂蟪彼姆较颉獪\談中國幻想文學現(xiàn)狀
幻想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在國際和國內(nèi)的內(nèi)涵和外延稍有區(qū)別。
2025-05-13
-
奏出科幻動能與人文沉思的交響
《科幻立方》改版后新刊 自2024年1月《科幻立方》改版以來,該雜志在辦刊理念、作家梯隊和媒介融合上,呈現(xiàn)出跨代際、跨文本和跨學科傾向,體現(xiàn)了新時代技術轉型影響下科幻動能與人文思考的交互影響。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