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的熱土上歌唱
廣西民族出版社2019年10月推出11卷本“我們叢書·壯族作家作品系列”。
關鍵詞:  我們叢書·壯族作家作品系列廣西民族出版社壯族文學2020-04-30
-
全面回顧與多向度的開放式寫作
2019年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異彩紛呈。
關鍵詞:  2019少數民族文學閱讀開放式寫作民族文學2020-04-26
-
繪就脫貧攻堅群英譜 敘述平凡崗位不平凡
目前,脫貧攻堅戰已到沖刺階段。
-
“文學是最個人的”
于木心,稱其一個人的文學史。
-
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助推中國形象構建
原標題:文學翻譯助推中國形象構建 文學翻譯是一種高級的語言服務,是構建人類精神家園的途徑,優秀的文學翻譯可以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從而實現以優質的語言服務構建并提升國家形象的目標。
-
紅色風骨 青春史詩
作者:劉玉琴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5月 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的喜訊,讓赤峰市作協副主席劉玉琴激動不已。
-
黎族現代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作者:王獻軍 程昭星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由王獻軍和程昭星合作完成的《黎族現代史(1912-1949)》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
充分認識海南民間抄刻文獻的價值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地方文獻的形成與分布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征。
-
《秋分》:無疆的大愛和分裂的性格
一個偶然性的事件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老于攜秋分帶著已參加工作的大兒子和小祺回關里奔喪,留下大女兒小吉照看家;老相和莊紅的女兒小慧陪中學同學小吉看家。
-
貼近時代 直面現實 深入基層
2019年,西藏自治區作家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基層、深挖題材,直面現實、筆耕不輟,在文學追求中不斷增進人生體驗與藝術歷練,使得創作更具藝術的勇氣與生活的底氣,從而也使整體的小說、散文創作更接地氣、更具生氣。
2020-04-14
-
孟繁華評《秋分》:無疆的大愛和分裂的性格
一個偶然性的事件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老于攜秋分帶著已參加工作的大兒子和小祺回關里奔喪,留下大女兒小吉照看家;老相和莊紅的女兒小慧陪中學同學小吉看家。
-
情義的沖突和彌合
都言情義無價,但情和義有時就像忠和孝一樣,很難兩全。
-
學人底蘊 作家技巧 鄉賢情懷
讀壯族作家牙韓彰的散文集《屈指家山》,讀后感可以概括為三個短語:學人底蘊、作家技巧、鄉賢情懷。
-
一條長河、一幅畫卷、一部命運變奏曲
海倫納的長篇小說《青色蒙古》是科爾沁蒙古人數百年歷史及其心靈世界的生動書寫。
-
神話重述與歷史重構中的現實歸位
眾所周知,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是青藏高原上藏族歷史記憶的當代遺存,是關于民族神話英雄格薩爾斬妖除魔、安定四方、實現民族統一的英雄敘事。
-
民族性、地域性及歷史留痕
作家要為人類的歷史長河進行文字記錄,這個過程,因為不需要史學家那樣詳實嚴謹的記敘,因此,文本的使用可以有非虛構或虛構,也可以有非虛構與虛構交織融會。
-
展現“邊界”創作的活力
羌族,是中華民族中頗具邊界特征與古代意義的一個少數民族,中華詩詞歌賦中對“羌”的稱名、寫意、道具、場域的吟誦,可謂膾炙人口。
-
從“咩咩哞哞”走向大氣
讀青年詩人單永珍的詩,總能勾起讀者關于“西部”的諸多聯想和想象,他的詩也的確能不同程度給予讀者關于“西部”的體驗和滿足。
-
風景的教益
1960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壯族作家陸地的長篇小說《美麗的南方》。
-
在漢語中還鄉
也許是因為生于并長于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我很少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少數”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