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人民 貼近生活
宅家的日子,書籍是最好的陪伴。
-
和瑛詩文中的西藏飲食
民以食為天,作為清朝派駐西藏的官員,和瑛在拉薩吃飽肚子肯定不成問題,但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吃得精細一些就有點困難。
-
鄉土精神的當代重建
一 縱觀20世紀的中國鄉土文學,往往重在歷史、文化與政治的多維呈現,鄉土直接參與或間接裹挾其中,在傳統與現代、野蠻與文明、落后與進化的認知框架中建構和重塑自身;另一方面則是理想化的鄉土敘事,“希臘小廟”般優美精致的桃花源,構建醇美自然的地方風物,以及烏托邦式的鄉間人情,進而將現代中國的鄉土敘事推向新的天地。
-
在低調中揭示正義的力量
讀了少一的中短篇小說集《絕招》,我感到少一是一位不斷在成長、不斷在進步的作家,而且他的成長和進步是扎扎實實的,是讀者能清晰地看見、切實地感受到的。
-
蒙古族馬文化符號的故事闡釋
作者:天熱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長篇歷史小說《蒙古鐵蹄馬》是內蒙古作協“草原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推出的一部優秀作品。
-
民族文學創作的一種視界和方法
邊地或者邊緣是空間概念,與中心相對應。
-
文藝與地域:一個亙古話題的百年消長
“地域”這個詞并不生僻,在古代文獻中經常能看到。
-
文藝作品的“風骨”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新年的步伐,全國上下還沒來得及享受春節的歡樂就進入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峻斗爭中。
關鍵詞: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文藝家們風骨2020-03-13
-
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范式建構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各民族人民生生不息,風格各異的多民族文學也于焉得以滋養,在全國范圍內奏響了多地域、多民族交織共生的復調鳴奏曲,即使在單一地域內部,也同樣回蕩著不同民族文學之聲響。
關鍵詞:  《廣西多民族文學的共同發展》少數民族文學廣西多民族文學2020-03-13
-
新時代少數民族文學感想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與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一起,在新時代開啟了新的航程。
-
歌詩合為事而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是中國文學的優良傳統。
-
一部悲壯的愛情神話
2019年6月,一共10卷本的康巴作家群書系(第五輯)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這昭示了康巴作家群源源不斷的創作成就。
-
來自邊地的清新之風
相對于時下一些在書齋中炮制的虛情假意、離奇古怪的故事,云南邊地女作家馬瑞翎的小說作品別具一格,其優美流暢的文字、質樸生動的敘述、宛轉曲折的情節,蘊含著豐富的邊地少數民族人文風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如西南邊陲吹來的一股清風。
-
復原歷史文化 獻歌民族團結
坦白地講,在讀到尕藏才旦和喜饒降措的長篇歷史小說《唃廝啰傳》之前,史學知識淺薄的我,并不確鑿地知道我們的藏族先民曾建立過一個叫“唃廝啰”的龐大王國,不知道在遼闊的西北,曾有過那樣一個喧騰而隱秘的存在。
-
愛的贊歌和永恒的價值
鐵木爾·達瓦買提(1927-2018)是一名優秀的詩人。
-
塞北雄風在 大漠永留芳
去年金秋時節,丹桂飄香,廣袤的內蒙古別有一番風姿。
-
見證彝文文學繁榮發展的歷史記錄
彝族文學分母語創作和非母語創作兩種,其中母語文學創作是彝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阿塔爾的小說《雪原戰爭》及其他:讓他們自由瘋長
兩年多前,我寫過關于阿塔爾的第一篇小說《蕾奧納的壁爐節》的文章(見《阿塔爾:值得期待的文學新人》,《文藝報》2017年4月10日),對他的出現報以了非常的期待,內蒙古的文學也需要新面孔、新力量,以沖破近10年來相對沉寂的文壇。
2020-03-11
-
2019年,面向現實的內蒙古書寫
2019年,對于蓄勢待發的內蒙古文學來說是重要的一年。
-
《洛科的王》:在尋找中的失去與回歸
“80后”作家英布草心是一名杰出的彝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