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中扎根
拉薩的夏日歷來多雨,今年尤其如此,空氣中居然彌漫起了濕潤的氣息,像極了我成長的小城林芝。
2025-08-01
-
不同時間與空間交匯點的相遇
對于一個青年寫作者來說,談論自己的文學觀多少有些不成熟且不自知。
2025-08-01
-
從房間到稻田 由狹窄而寬闊——理解陶麗群《插秧季》的多重維度
在廣西當代文學史上,女作家的文學創作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5-08-01
-
以在地視野書寫文化內部豐富圖景——論梅卓長篇小說創作
縱觀梅卓的小說創作,可以看到她展現了藏族文學從社會敘事向精神敘事的轉型路徑。
2025-08-01
-
安紋忠報告文學集《烏勒蘇泊》:深情書寫涼山民族團結新篇章
2025年是紅軍長征過涼山暨彝海結盟90周年。
2025-08-01
-
多元文化熔鑄而成的文學世界——寫在《尹湛納希全集》出版之際
尹湛納希(1837—1892)是近代杰出的蒙古族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翻譯家、畫家。
2025-08-01
-
胡游:少數民族文學書寫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胡游,女,1994年11月生,漢族,湖南湘潭人。
2025-07-14
-
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創意性書寫,對時代氣息的敏銳捕捉
一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多民族詩歌,從傳統紙媒到已然常態化的網絡,多路徑交疊的采擷,更能凸顯當下的鮮活現場,映現出多民族詩人如石榴籽般相融互嵌的創作現狀。
2025-07-02
-
各民族文學對生態文學觀念的拓展與重構
在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生態文學已成為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議題。
2025-07-02
-
波瀾壯闊的雪域史詩 民族團結的時代贊歌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2025-06-30
-
雍措散文集《消失的故事》:以文字重構一個村莊
我喜歡上雍措的作品,是在她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時。
2025-06-06
-
丁顏小說:生活本身的魅力
東鄉族青年作家丁顏的小說獨異、別致。
2025-06-06
-
詩意的牧歌敘事
云南哈尼族作家馮德勝的長篇小說《太陽地·月亮田》是一部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
2025-06-06
-
鄉土書寫中的女性視角與時代觀照
王華雖有黔地仡佬族女作家的文化身份,但她認為文學的審美標準應該是一樣的,刻意去強調或突出某種地域、性別或民族身份,似乎有降低門檻的意味。
2025-06-06
-
民族文學動物敘事:一個亟待開掘的話語空間
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文社科領域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不斷走向深化。
2025-06-06
-
帶著巨大的熱望朝向未來
人們往往喜歡從記憶中搜尋自我成長的明證,又往往在找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在某種“傷害”“療愈”與“和解”中發現了成長的本質、親情的意義和人性的幽微。
2025-06-06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是民族文學的歷史使命
中國民族文學創作發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中國當代民族文學隨著新中國的發展而一同成長。
2025-06-06
-
沙輝:人類學價值和彝族文化的承載
中國新詩100多年,走到如今大行其道的是日常的、個體化的口語寫作,敘事化寫作,這對解放個性和人性,反對口號式寫作和假大空固然具有進步性、前進性,但同時就把宏大敘事、“高昂式寫作”排斥在外,一律反對大詞、高音部寫作,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也不一定就是中國詩歌最好的出路。
2025-05-16
-
古典重鑄與空靈美學——金仁順小說論
朝鮮族女作家金仁順的文學創作體裁豐富,主要涉及小說、散文、戲劇(獨幕劇為多)、電影劇本等。
2025-05-15
-
邊地故事的交響與變奏
彝族作家包倬的長篇小說《青山隱》是一部關于邊地故事的交響與變奏曲,在充滿傳奇性與神秘色彩的阿尼卡,個體的生命軌跡、家族的歷史沉浮、宏大的歷史事件等,被拆解為一個個生動曲折的故事,在作者的精心布局下,構成交響的樂章。
2025-05-15